不知不觉,爷爷已经离开我们七年了。可我最不能忘记的,还是爷爷做的腊肉炖土豆。
爷爷爱吃肉,这是我从小就发现的秘密。每逢过年过节,爷爷总要炖一大腊肉,然后叫上我们一家子去吃肉。爷爷做的腊肉很有讲究,肉是自家养的猪杀的猪肉,杀猪以后爷爷会叫人把猪肉砍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用干柴火烘干,使肉不仅飘香四溢而且不易腐烂,逢年过节,爷爷就会从阁楼取出烘好的猪肉,首先用柴火将肉皮烧黑,将肉油烧的滋滋作响,然后爷爷会在柴火上放好大一口锅,锅里放满水。等水烧开,爷爷就用农村人常用的刷竹将肉一遍遍清洗干净。然后爷爷将肉放在砧板上,用刀将肉砍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将所有的小块肉放在锅里,加大活力,等锅里逐渐升温,小块肉就像在锅里跳舞一样滋滋作响,爷爷也不急,他用锅盖将肉紧密包裹在锅里,等过了五分钟左右,再打开锅盖,这时肉的香气就会慢慢显露出来。而我这时,是万万抵挡不了腊肉的诱惑的。非要拿双筷子,第一个尝尝这肉的美味。并吃在嘴里,久久回味肉的鲜美。而爷爷,在这时会去舀几瓢水放在锅里,等水慢慢烧开,爷爷会把早就准备好的土豆放在锅里,并加入葱蒜姜末等调料,等到土豆慢慢熟起来,腊肉就真正出炉了。
在农村,每顿饭并不会煮太多菜,而腊肉炖土豆,作为家里的主菜,和着米饭,吃的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幸福满满。其实,农村人腊肉炖土豆的步骤大多都是一样的,而我之所以会怀念爷爷做的腊肉炖土豆,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在爷爷的腊肉炖土豆里面,包含的是对后辈满满的爱。而岁月的流逝,使爷爷逐渐和我们天人永隔,所以爷爷做的腊肉炖土豆才能那么勾起我的回忆和念想。
越长大,越孤单,越会想起小时候和爷爷相处的欢乐时光。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所以我从小就最得爷爷的喜爱。记忆中小时候,我做错事了被妈妈追着打,是爷爷把我紧紧护在身后,并为了我和妈妈起争执。稍大一点,是爷爷带着我走亲串戚,让我了解更多的人和事。上学之后,每次回家总会在路上看见爷爷在田垅里忙碌的身影,这是我会大喊一声“爷爷”,然后他会放下自己手头的事,回去做饭给我吃。
爷爷爱吃肉,所以每餐必不少肉。吃的最多的是炒五花肉。爷爷把五花肉切的很大,放在小锅里翻炒几下,然后放一点水,等锅里的水完全干点,肉就已经熟了。爷爷反复翻炒,等肉逐渐变焦,再放上盐和其他香料,一道菜就做好了。爷爷每次吃饭前必有讲究,他会用他的小瓷杯斟上半杯酒,然后拿出自己自酿的霉豆腐,一酒一肉一口霉豆腐,慢慢的吃起来。爷爷能喝点小酒,我和爷爷吃饭时,总喜欢将自己的筷子放在爷爷的酒杯里沾几下,然后放在嘴里尝尝酒的辣味,实在受不了了去舀一大瓢水,咕噜咕噜往肚子里灌。这时爷爷总要嗔我,喝冷水不好,有茶。可我总是不听他的话,仍然咕噜咕噜喝着冷水。
慢慢的懂事了,每次放假回家都会记得给爷爷带点吃的。大白兔奶糖,牛奶糖,还有其他好吃的东西,总是大把大把往家里带。那时候每个月的生活费很少,一个星期三十,我总会留十块夹在书里,在每个星期五的中午,拿着自己视如巨款的十块钱,去镇里的超市扫荡一番。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那个炎热的夏天,我想给爷爷带几根冰棍回家,好让他感受到一些许凉意,于是我在超市选了几根冰棍,可是从学校到家里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等我兴高采烈的提着冰棍回家的时候,才发现冰棍早就化为一滩水,我沮丧极了,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爷爷,他只是笑我笨,还是撕个小口把那已经融化的冰棍一口不剩的吃进嘴里。
爷爷走的那天,我刚好放寒假,爸爸来街上接我回家。我们说笑着一起走在路上,大伯母突然从家里赶来,告诉我们爷爷死了。我们根本不相信这个事实,我最亲爱的爷爷,我爸爸最亲爱的爸爸,早上还好好的,怎么会死呢。大伯母解释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我踉跄的跑回家,在路上一直企盼着,爷爷能等等我,等我见他最后一面。那时的我,孤独无助,我真不敢想象,我最亲爱的爷爷就那么离开了我,没有征兆的离我远去。我不敢想。可是等我匆忙跑回家,现实告诉我一切都是真的,我哭的像个泪人,我最亲爱爷爷,就那么离我远去了。
那时是我最痛苦的时候,陪伴我十几年的亲人,就那么变为一具僵硬的尸体,那也是我第一次真切的体会到死亡和我们之间的距离是那么的近,我开始畏惧死亡。从此以后,爷爷做的腊肉炖土豆没有了,从此以后,最爱我的爷爷不见了。我知道,以后我还会吃到很多很多好吃的东西,可是再也吃不到爷爷做的饭菜了,再也听不到爷爷说话的声音了。我的爷爷,再也不会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