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抑制不住心潮澎湃,翻了翻《金色梦乡》影评讲的几乎都是小人物与国家机器抗衡的内容,虽然这确实是整部影片的主题,但是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讲了一个跨越时空的逃亡故事。对于《金色梦乡》这部伊坂幸太郎原作,中村义洋导演作品,我要祭出自己对改编作品的最高评价——比原作小说还好看!
《金色梦乡》原作小说的名字取自The Beatles解散之前的最后一张专辑《Abbey Road》中收录的一首曲子《Golden Slumbers》。这首曲子在电影里被提起了两次,其中一次是电影过半的时候,大学时代的青柳、晴子、森田、阿一四个人坐在快餐店里听着这首歌想象保罗在录音室制作这首歌的情形。
森田问:“保罗在录音室里一个人制作《Golden Slumbers》时在想什么呢?”
晴子说:“保罗一定是想把四分五裂的大家联系在一起吧。”
这个故事联系起来的是青柳雅春、樋口晴子、森田森吾、小野一夫这四人的过去和现在,这四个人大学时代都是“青少年食文化研究会”的会员,那是一个如其名一般的莫名其妙的社团,社团主要活动之一就是“在快餐店吃快餐”。整部电影以青柳雅春逃亡为主线,然后在与之情节相呼应的地方巧妙的插叙他们过去的故事,这种埋下伏笔再一一呼应的手法正是伊坂幸太郎最让人拍案叫绝的地方。插叙还有一个好处是不用交代前因后果只需描写片段即可,所以我们就看到青柳在荒草滩的汽车里跟晴子告白的样子,在烟花下被晴子拽着衣领亲吻的样子,在同居的小屋里晴子提起分手时的样子。一点点片段拼在一起就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美好的纯真的大学时代。这些过去与现在的他们重叠起来,一一比对,自然发现其实大家都变了,又察觉其实大家都没变。回忆就是这样,被时间不断压缩筛选,再刻骨铭心如今翻起来也只是心头荡起的微波或一句淡淡的感叹而已。青柳一定没想到有一天可以用大学时期从森田前辈那里学到的唯一的招式击退强盗,拯救了人气偶像,成为见义勇为的英雄。也一定没想到自己会因为“英雄”的头衔而变成大学时代的四人在快餐店里聊天内容里的Oswald吧。(注:Oswald是刺杀美国总统肯尼迪的犯人)更没想到经历了那么美好岁月的自己和晴子会有分手的一天吧。
我很喜欢有时间感的故事,即使《金色梦乡》里的这个故事被设计得过于精巧以至于到结尾处都近似于童话了,我还是感动得不能自己。时间是最不可思议的滤镜,透过时间看到的事物或者说某些事物只要一跨越时间便有了某种特殊的意义。也许那是我们在茫茫宇宙里存在过的唯一认可吧。不管过多久,青柳还是会用大拇指按按钮,阿一还是会在特殊情况下意味深长的叫青柳“前辈”。大学时代,废弃在荒草滩上用来把妹的破汽车,如今会因为共同的记忆而重新发动。大学时代,仙台市上空绽放的烟花下,晴子和青柳坠入爱河。如今,仙台市上空绽放的烟花下,青柳雅春在大家的帮助下逃出了巨大的阴谋。
晴子跟青柳分手的时候说,觉得两个人的关系如果用幼儿园老师评价方式来评价的话,继续下去也只能得到“很好”的小红花了。所以爱情最终还是败给了日常小事。到了电影最后,晴子的女儿在成功整形逃亡的青柳的手上印上了“非常好”地小红花。这一幕让我释然了,让我突然觉得会不会我们都活在青春的延长线上,谁都不曾改变,改变的只有时间,而我们只是从“很好”变成“非常好”了。果然是伊坂幸太郎式的Happy Ending啊。
人们总是用“物是人非”来形容时间的改变,“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是万物都逃不掉的真理,那么我们身上到底有什么东西可以任凭时间冲刷而不改变呢?让我们稍稍安静下来问问自己内心的少年是否还是当初的样子。《Golden Slumbers》这首歌另一次被提起是在电影开头,巨大的阴谋的大幕就要拉起的时候,森田唱着其中的一句:“once there was a way to get back bomeward……”说道:“要说‘回去的故乡’大概就是‘当时的我们’吧。”我想《金色梦乡》这部电影讲得就是这么一个“青春的续集”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