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每逢一六赶集,昨天晚上临睡前,老爹就说今早不做饭了,要到集市上去买油条豆腐脑。
本以为不做早饭他不会那么早起来,早上四点五十,客厅里又响起老爹铿锵的脚步声。
这几天接连高温,大早上温度都到了三十四度。拉开窗帘,外面是纹丝不动的树叶和热热闹闹的鸟鸣。农村人都起的早,楼后已经摆好好几个“火烧心”,几个老头或站或蹲地烧水。
索性起来,看看老爹不用做早饭,这大把的时间去做啥。
戴上帽子准备出门,见我起来,说我去骑车转转,再带饭回来,你再去睡一会吧。
我喊了两声“等会儿我跟你一块去”,估计没有戴助听器,径直开门走了。
等我换好衣服下楼,老爹早已不见了踪影。社区四通八达,不知他走的哪条路去的哪个方向,在几个十字路口没见到人,只好自己定方向,向母亲常说的那条路骑去。

清晨的乡村是沉静的,又是热闹的。绿色的田野,像是刚刚从睡梦中醒来,揉着睡眼迎接着这早早到来的黎明。而热闹的鸟儿,聒噪的蝉儿,像是永远都马力十足,不知疲倦的马达,“啁啾”“知了”地叫个不停。还有早起去地里干活的乡人,开着三轮或骑着电车,从身边疾驰而过,像划破海水的一条小艇,叫醒了乡村的早晨。

还记得小时候那坑坑洼洼一下雨就满是泥泞的田间小路。现在的阡陌笔直平坦,统一用水泥铺设,一下雨就浮上脑海的那句:不是怕落雨,而是怕走那条泥泞的路。泥泞,在现实中不再有,现在的农村,和城里的区别越来越小,小区、广场、超市、养老机构样样俱全,即使这样,也改变不了农村人越来越少的事实。
回乡之前,曾问过老妈:能否开块地种菜?老妈说路边沟沿,能种的都被勤劳的农人撒上种子,就连河岸上都被开辟成梯田种上了农作物,早已经无荒可开。
自行车在阡陌上徐徐前行,路过一个叫作“长庆农场”的大院落,一条小黑狗从大门里“汪汪”叫着跑出来,追了我好远。
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小黑,一辆自行车就让它激动不已,在这远离人家的大农场里,它是多么的寂寞无聊。
回到家,老爹已经买饭回来,摆好碗筷等着了。
看看表,五点半。上班时还在睡梦中的时间。以前这个点“早晨”还没有开始,现在,饭后就是上午的时间了。
不用上班,每天上午又多出来两个多小时,这个时间该怎么安排。吃完饭,得好好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