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我们的风筝一直都在

最近读《追风筝的人》,故事以富家少爷阿米尔和父亲仆人的儿子哈桑小时候的亲密友谊开篇,这段没有前景的令人心碎的脆弱的感情成为了贯穿全书的脉络,小说扣人心弦,荡气回肠……

初读的时候,我情不自禁想起了梅。


前天晚上,和女儿睡前聊天,是从哪儿开始聊来的,我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不得不承认“岁月不饶人,首先不饶女人”,所以,此时,我只记得下面这些:

“妈妈,你小时候最好的朋友是谁啊?”

“妈妈小时候最好的朋友就是那个给妈妈按摩的那个人的姐姐。”我毫不犹豫地答道。

“你是叫她姐姐还是妹妹?”

“不是,妈妈叫她姑姑。”

“哦?她比你大多少岁?”

“她比妈妈大一岁。”

“你们现在还一起玩吗?”

“没有,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到了。”

“哦,好吧妈妈。晚安。”

女儿睡了,我开始静静搜寻记忆中的梅:

梅,比我大一岁。论辈分,我该叫她姑姑,而我记得很清楚,我极少极少喊她姑姑,除非我有求于她。在她面前,我总喜欢理直气壮大呼小叫,她呢,总是笑呵呵地及时地回应我,从不要求我不能这样应该那样。

那时候不懂事,啥也不想,只知道和梅在一起玩得好开心。此时,夜深人静,女儿已熟睡,她均匀的呼吸让我内心平静,我问自己若用当下的流行语,当年梅给我的那种感觉应该叫做安全感吧。我从不担心她会不跟我玩,我从不担心她会欺负我,我从不担心她会对我不好……

那时候的我们开设有劳动课——是实打实的劳动教育课,不是拍照课——学生一下午不上课,到山上去捡柴(美其名曰捡柴,说白了就是偷柴)然后背到学校,老师过完称记在本子上。每次上交多少柴老师都有规定,完不成任务的还要受罚。

每每劳动课,都是梅具体关爱我温暖我的课。虽说比我只大一岁,但梅个头比我高不少,力气也比我大的多,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我砍柴慢,任务完不成,梅帮我砍;我不会捆扎那些讨厌的不听话的柴,梅全部主动承包了;我力气小,柴背不动,脚也挪不快。梅总会把自己的柴背到我前面去,放下,又回过头来接过我的背,然后又放下,又背自己的……如此来来回回,直到把我俩的柴都交到老师的手上。

梅有好吃的,也从来不会忘了我。

她家的小院子有一棵梨子树,院子虽不大,但是梨子的品质好,以致三四十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清清楚楚。挂果多,青绿色的皮儿,很薄,汁多,又脆又甜,个头还大。

那个年代,那么好的梨,梅的妈妈(我称呼她七奶)自然不舍得都留给自家孩子吃。梨成熟的季节,每逢热集,梅的妈妈会把大个头的卖相好的梨拿到集市上去卖,卖剩下的带回家来让梅和梅的弟弟享用。当然我也有份儿,有时是梅送到我家来,有时是梅上学的时候带一两个给我享用。

梅家的好梨我吃了不少,梅家的烂梨我也吃了不少。梨成熟的季节,免不了有时候会刮大风。无情的风任性地摇曳,梅家的不少好梨就被无情的摔成了烂梨。每每这个时候,梅会把受轻伤的梨给我,而她自己留下受重伤的。尽管都是孩子,我也是眼睛看事儿的,我曾要求和她交换着吃,虽然我现在想来我当时不一定是真心的。然而这个时候,梅总会非常认真地说:“不行,我是你小姑呢!”几次之后,我连假心交换的想法也没有了。

记忆中留存的那些美好,一一向我走来。我们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在打谷场捉迷藏,一起挑猪草,一起拾松毛,一起粘蜻蜓,一起戳屋檐下又肥又亮的冰柱,一起打别人黄瓜板栗西红柿香瓜甜高粱的主意……这些记忆,真甜!

回忆童年,梅绝对是应该浓墨重彩的!毫不夸张,没有梅,就没有我的童年!

梅对我好,我对梅好吗?我努力在记忆的箱柜里面翻找。一段愧疚的心路渐渐清晰:

虽说梅比我大一岁,个头比我高出一大截,可是成绩却不停和她开玩笑。先是梅上三年级我上二年级,接着是梅和我一个班,后来是我小学毕业梅还在上四年级。总有好而多事的知情人士,看到我和梅一起的时候,出来多事:“电线杆子,你比芸姐大比芸姐高,咋你还上四年级芸姐上五年级啊?”

我清楚记得多嘴多舌的是肥肥胖胖的一个湾儿里住的我该叫他叔叔的人。几乎每次见到我俩在一起他都会这样说。每每这个时候,我和梅都沉默不语。

过去了那么那么多年,我不知道当时梅心里怎么想,我猜想她一定是难过的。我愧疚的也正是这个。我没有为梅挺身而出,哪怕回怼一句话也好啊!比这更残酷的是,我内心没有沾沾自喜吗?我内心没有微妙的变化吗?

梅没上完小学就辍学了。接下来,日子好像长了腿似的飞快了起来,记忆中再也没有留下太多太深的印记。我上完初中,接着高中,接着大专,接着毕业,接着工作,接着结婚,接着生子……一直在马不停蹄地跑着……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

我和梅的风筝飞走了吗?消失了吗?不,我更愿意相信她已深深印刻在了我俩的心里,脑海里!见与不见,她都在!永远!

(拙文一篇,纪念我的童年,纪念我和梅的风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