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村上春树
画一个淡淡的妆容,不夺人眼球,人淡如菊,有种植物般娴静的美好;
做一道清淡的菜肴,清蒸或水煮,最简单的烹饪方式,轻油少盐,不放其他的佐料,只有蔬菜本身的色泽和清香。
和好友小聚,没有寒暄,也没有狂欢,只有发自内心真诚的交流。甚至,只是相对无言,枯坐神交。
在热闹的节日季,不出门应酬,不凑热闹。宅在家里,面对鲜花满室,泡一壶醇厚的普洱或是嫩绿的毛尖,不紧不慢地读一本书。
……
人生中到了某个阶段,忽然之间变得淡然。不喜欢喧闹的聚会,除了至亲,甚至不习惯和人面对面。不喜欢色彩太过浓烈的服饰,穿在有了年龄痕迹的身上只会更衬人颓败。不喜欢油腻,不喜欢在外用餐,不喜欢太过激烈的情感表达,觉得那太幼稚。
这一切的转变,跟年龄有关,又跟年龄无关。
有的人热闹得很寂寞,有的人寂寞得很热闹。你永远无法通过表象断定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因为正是那些隐秘的经验,才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底蕴。而一个人的生命底蕴,冷暖自知。
人存在的核心是孤独。不能接受孤独,是一个人存在的最大悲剧。在别人的眼里寻找存在感必然走向迷失。人只有在无法跟自己和平共处之时才会害怕孤独,孤独大音希声,却在独处时震耳欲聋。这种声音是可怕的,有的人为了逃避孤独的巨响而逃向人群,逃避命运。但这种因逃避命运而彼此结合的人群,互相之间并不能包容和信任,于是必将导致新一轮更加深刻的孤独,伤害刻骨铭心。有的人因这伤害而惧怕了,心长出了坚硬的外壳,从此对人有了敌意和疏离,而内心依然是渴望的; 有的人却耽于沉溺,为了那一星半点儿微茫的温暖再次逃回群体,再舔着新的伤口回来;有的人经历了一次次冲击,心里生发出坚强的内核,回归了自我, 包容心更强,外表却更柔软。他们深知,纵然向往人群的温暖,也要保持距离,不至于贴得太近,让人群的火焰灼伤自己。
世事沉浮,我们必须每天重构自己的内心世界,否则无论装作多么强大,总有一件轻如鸿毛的小事,成为压垮内心小宇宙的那根稻草,让你瞬间崩溃。
重构内心世界,有时必须学会放弃理性的思考。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然发生巨变,构筑于衣食住行的古代理性结构正在逐渐捉襟见肘,无法解决新的矛盾和挣扎。有时候你会发现,机巧的谈论和看似天衣无缝的逻辑,根本无助于我们解决内在的诸多沉疴旧疾,谈论一点意义也没有,只会让我们进一步远离自己的初心。与自己的内在疏离是一种罪过,会让人越来越看不清楚自己。顺应自己的心,不反抗,像看待孩子一样看它何时欢喜,何时苦痛,不纠结于主流价值观,不缠溺于别人的评价,也就离初心近了。
而属于我的初心,无非花草、纸书,以及一切美好的事物。《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我远远没有到达五蕴皆空的见识,还为世间万物的表象所迷惑。可是,眼里有美好,心中方有欢喜,方能瞥见自性。这样也就离自在本性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