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冬天是老人的一个坎。我的姥姥今年终究没迈过去这个坎。今天借用碎碎念的文字,垒起我对姥姥的印象和思念。
我出生在新疆,4岁和家人回到了陕西。姥姥姥爷、舅舅姨姨们便成了我远方的亲人。对他们的印象实在是很微薄。再有记忆就是15岁第一次回去。
想来爸妈也是胆大,约定好初中毕业让我回新疆一趟,但他们因为工作实在抽不开身,最后决定让15岁的我独自一人坐上了回新疆的火车。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感受,有点激动也有点忐忑,毕竟是几乎没有印象的亲人,能和他们顺利会师吗?能和他们有话说吗?
是姥姥和小姨来接我的,几乎是一出站就听见小姨喊我的名字,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亲情的魔力(毕竟2008年还没有微信视频通话,只是提前发了照片看了看)。我惊喜的问怎么这么快认出我,她们都说我就是妈妈的mini版,一眼就能看出来。在新疆待了一个多月,除了辗转在两个舅舅三个姨姨四个姐姐家做客,其他时间都和姥姥姥爷待在他们的“老平房”里。那也算是我对姥姥第一次有了认识。
Part 1姥姥真有文化!
我的姥姥会识字,爱看报纸和新闻,提到即将要举办的奥运会激动的眼里放光。不需要任何“磨合期”,我贪婪的享受着姥姥姥爷的疼爱。姥姥会拿出老照片给我看,说我和妈妈哪里像,还会讲他们那个年代如何从安徽一路艰难到新疆,至今记得姥姥讲饥荒年代“人吃人”的恐怖与无奈,比聊斋还吸引我。也是在那个时代,姥姥姥爷在自己生活也艰难的同时,还收养了我的大姨当孩子(大姨的父母因饥荒去世)。当时的感觉是,有文化就是不一样,会识字的姥姥讲故事都多了几分魔力。
Part 2姥姥的幽默!
“老平房”的厨房里总有苍蝇,我不禁心生厌恶,一天看到粘蝇板上没粘住几只,还在头顶嗡嗡嗡,就很生气的说“怎么这么多苍蝇”。姥姥笑笑说“苍蝇也想吃肉呀”。一句话逗乐了我,也突然觉得苍蝇没那么可恶了。时间太久不记得其他事了,只记得每次正要为一些小事生气的时候,总能被姥姥一句话逗得既乐了又释然了。姥姥的幽默也让我感受到她对生活的态度是那么地积极,做个幽默的人真可爱!
那次的相聚只是短暂的一个月,走的时候却是满满的不舍和难过。之后的七八年间也只是偶尔过年匆匆一见,直到十年后我们又有了一段时间的相处。
因为姥爷的突然离世留下了不少遗憾,姥姥决定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开启她向往已久的旅行!第一站就是陕西!
第一次坐飞机的姥姥神采奕奕,骄傲的说自己是整个机舱年龄最大的乘客。还小心翼翼拿出飞机上发的面包给我吃,“礼尚往来”的我决定带着姥姥去看3D电影。
Part 3 姥姥的黑名单里多了“3D”电影
姥姥从没去过影院,我记得提议看电影的时候,姥姥摆摆手说,花那钱干啥,现在家里电视这么大还不够看啊。但我把票拿在手里的时候,她还是激动的说着倒要看看这个3D能看个啥。还记得电影里一颗子弹飞过来的时候姥姥吓的叫出了声,赶紧掩面闭眼……我在旁边一边安慰一边偷笑。等电影结束,我问姥姥3D电影怎么样。老太太撇撇嘴说“不怎么样,看的我头晕眼花,花钱长个见识吧。”哈哈,3D电影从此被姥姥“拉黑”!
Part 4 说走就走的姥姥
在陕西待了一段日子,等春暖花开的三月一到,我的路痴妈妈带着她的高龄妈妈开启了一个多月的旅行。两位“侠女”去首都北京看了天安门,逛了故宫,爬了长城;去云南丽江享受蓝天白云,小桥流水;去杭州西湖赏日落。最后实在逛不动了,便心满意足的打道回府了。妈妈说这一路上遇到的人,都夸姥姥可真有精神呐!
以上大概就是我对姥姥印象深刻的一些事了,和姥姥的相处因为距离的关系没有那么“亲密无间”,但每次见面都让人觉得舒心和欢喜。我还没来得及记录下更多关于姥姥的事迹,姥姥便只在记忆里了。愿天堂没有病痛,姥姥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