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阅读了李笑来老师的专栏文章,进一步了解了写作的重要性。现将看过专栏后的一些想法记录如下。
写作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这种思考不仅是对文章内容的思考,还有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思考。前者服务于写作的根本目的——促进思考,记录思想以指导实践,相比这一目的而言,后者更侧重于促进文章的传播:结构形式合理的文章更能为读者所理解。
长期写作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在不开始写作的诸多理由中,常见的一种理由是“没有机会写作”。仔细来看,很多人手中并非没有机会,而是他们嫌自己已经拥有的机会不够好。很多时候我们明明有一个可以写成大几百字或者一千来字的文章,只是因为“觉得不能写成长文”就不动笔。其实很多一千字的文章,如果做进一步的思考,再多补充些材料,是可以扩写到两三千字的。
如果实在做不到长篇的叙述或是论证,那么就有一句写一句,把自己所想的零碎内容记录下来。因为既然写作的过程即思考的过程,那么写出来的东西也就多半代表了思考的水平。对一个问题只能写出只言片语,说明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尚不充分。但即使是不充分的内容,只要记录下来,就是日后深入思考的基础,就有日后形成长篇文字的可能。而疏于记录则会导致下次的思考再次从零开始。毕竟,“写作”一词的重点在于思考,以及把思考的成果“写”下来这个动作,不论思考的内容是否多到足够形成一篇文章。至于写出来的东西最终成不成“作文”,已经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至少是“想”完并且“写”完了之后再去考虑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养成“写作”这个习惯的人,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养成了“想到了什么就写下来”这种习惯的人。因为一句话和一篇文章,只是篇幅上的区别,从需要“写”这个角度,写下一句话和一篇文章,对养成“想到什么就写下来”这个习惯的作用是相近的。因此,看书有想法写句旁批,有个什么想法就想办法先记下来再进一步思考,就都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要养成“把想到的写下来”这个习惯之,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长期输出,而不是靠灵感输出了。经常写作的人,会下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可以成为写作素材的人和事,并且有意识地积累有关素材,从而尽可能减少自己“实在是无话可说”的情况。但积累素材和观察生活最多也是“尽可能减少”我们无话可说的次数,不可能完全杜绝。只要是长期写作(其实是长期刻意练习任何事情),就不得不面对自己状态的波动。真正有志于长期写作的人,不会试图消灭这种波动,而会坦然地接受这种波动,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写作能力是在波动中上升的。这种坦然接受“波动性上升”的心态其实是一个悖论:斯托克代尔悖论,即在短期内保持一定的悲观,而对长期持乐观态度。只有保持这种心态,写作之路才能走得长远。
对一些人而言,可能同时存在写作和其他一些需要练习的重要技能,比如编程和学英语。这时就涉及到个人选择了。担心自己精力有限,一下子干不了那么多是人之常情,短期内有所取舍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果实在拿不定主意,不妨先开始一项(这一项倒不一定是写作),养成习惯后再开始另一项不迟:开始行动,那么不管是多是少,以及最终是否和自己想要的是一个样,终究是有收获;而如果迟迟不动,就只能待在原地看画饼,终究吃不到嘴里,成不了自己的。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习得一项技能”并享受到这个技能的好处,那么即使这个技能不是写作,习得技能的快感也迟早会让这个人习得写作的。
不管什么时候,大家总能看到名家的文章,这些文章或内容精彩,或结构严谨,因此受众很广。因此很多人觉得自己的文章没有水平,写了没用,不会有人看。如果把作者比作厨师,那么名家就是大厨,他们的文章就如同宴席上精致的菜肴。相比之下,写作水平不高的人写出的文章就如同普通的饭菜,没有那么好的“卖相”也没有那么好的“味道”,厨师本人在对比了自己的文章和名家的作品之后自惭形秽。但只要是道菜,没有用过期的食材,即使是口感不好,味道不佳,总还是能入口。而品尝的人(哪怕是做菜的厨师自己),即使吃菜的时候皱皱眉,那菜咽到肚子里,身体多少还是能消化吸收,获得一些养分。只要身体获得养分,那一道菜的基本功能就实现了,至于味道如何,下次总可以改进。
一个人写文章,如果是说理类的文章,那么只要笔下的文字的确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写了以后作者本人又能够照做,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就不能说是“没用”。因为写说理类文章最根本的目的不是“好看”,而是通过文字的记录,让思考的内容能够为人所见,进而更好地以这些思考成果指导生活。只要作者能够实践自己的思考成果,而且实践之后确实有了进步,写作的根本目的就已经实现。至于“影响大众”,是说理类文章的“记录思想,指导实践”功能的“升级版”而不是“基本版”。而只要作者真的有所思考,写出来的文字就多少有些内容可供他自己去实践。但如果是没话找话,无病呻吟,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写的是抒情类的文章,最后却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情,是不是就毫无价值呢?显然不是。这种“有话说不出”的感觉至少还有一个作用:提醒作者,他的积累不足,对生活的观察还不够,需要进一步下功夫。此外,每个人对自己感情的表达能力都是有限的,就连陶渊明这样的大家,也会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时候,何况你我?
所想如上,比较零碎,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