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的发家史
主讲:姜鹏
上一讲我们提到了唐朝历史上有名的奸相,李林甫。在太子之争中,李林甫虽然拥立李瑁失败,但是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仍然在朝廷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在竞争当中,有的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希望能够得到晋升的机会,而有的人,他们不寄希望于提高自己,而是通过打压其他竞争者来保住自己的位置,李林甫就属于后一种人。他当上宰相以后,对于那些才能和功绩超过自己的人,或者受到唐玄宗宠幸的人,一定会想方设法打压,而且他经常是在表面上和对方装作很友好的样子,背地里搞阴谋陷害。
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李林甫还做了一件事,这件事深刻地影响了唐朝历史的走向。那就是建议唐玄宗任用胡人做节度使。要想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咱们先来说说节度使。
我们知道唐朝边境线很长,与其他国家、民族的战争也很多,而唐朝的敌人多擅长游击战,比如他们会在战争之中先撤退,等到唐朝派到边境的军队撤走以后,他们再重新打回来。这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朝就在边境地区设立了十个大的军区,招募职业军人,让他们长期在边疆驻扎,统帅军区的长官就叫节度使。
这个节度使的权力非常大,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边疆要是出现战事了,那肯定是来不及一一向中央汇报的,所以节度使就拥有了军队的指挥权,怎么调度、怎么打仗,他们可以先不用和宰相汇报,自己这边先行动起来,这是他们的第一个权力。第二,节度使不只是要负责率兵打仗,他还得负责养军队,他得考虑后勤补给这些问题,所以慢慢的,节度使就侵占了当地行政长官的一些权力。第三,我们之前也说了,这个时候唐朝边境的兵,多是职业兵,也就是说他们和节度使在长期的作战和生活中建立了非常紧密的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总结一下,节度使在边疆地区,拥有完全的军权,并且侵占了财权与行政权,并且手下有一批忠诚于自己的将士,这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小皇帝了。而且更恐怖的是,一个节度使并不是仅仅可以掌管一个军区,比如说安禄山,当时就身兼三大节度使。对比之下,唐朝中央的兵人数比较少,而且多年不战,战斗力远远不如节度使手下的兵,换句话说,唐玄宗时期,外重内轻的局面非常严重。
话又说回来,李林甫为什么建议唐玄宗,任用胡人做节度使,因为唐朝有很多出将入相的宰相,你比如咱们介绍过的张说对吧,李林甫就担心这些节度使调到中央做宰相,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那胡人做节度使就不一样了,胡人没有文化,唐玄宗只会让他们在外带兵,不会让他们进入到中央来,正是李林甫的这个建议,就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
其实说到这,大家多少能感觉到,唐玄宗李隆基变了,他居然能同意李林甫这个不靠谱的建议。开元盛世时期的明主到这个时候已经多少变得昏庸、厌政,而唐朝近些年来国富民强、物华天宝的鼎盛局面,也让李隆基变得奢靡。说到奢靡,我们就要提到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位女性了,她就是杨贵妃杨玉环。
杨玉环本来是李隆基第十八子李瑁的妻子,但是当武惠妃死了以后,李隆基就觉得后宫这些佳丽,自己都不喜欢,看不上。这个时候不知道是谁说,皇上,我记得您儿媳妇杨玉环好像样貌标致,李隆基就想起来了。后来几番操作,杨玉环的身份就从李瑁的妻子,转变为皇帝李隆基的贵妃。杨玉环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擅长歌舞,非常受唐玄宗宠爱,唐玄宗为了讨好这位妃子,也是做了很多事情,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千里贡道从岭南到长安,以便贵妃能够及时吃到新鲜的荔枝,唐玄宗晚期的奢靡程度由此可见。
公元753年,李林甫去世,取代他做宰相的是杨贵妃的表哥,名字叫杨国忠。此时,登上历史舞台中心、成为唐玄宗新宠的还有另外一个人,安禄山。
一说起安禄山,除了他是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之外,大家一般都是对他拍马屁的能力津津乐道。史书上关于这个胡人是如何讨好唐玄宗以及杨贵妃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咱们简单说几个,比如有一次,他上奏唐玄宗说,我们营州那边闹蝗灾,非常严重,我就祈祷上天说,假如我对皇帝不忠,那就让蝗虫来吃掉我的心脏,假如我没有做对不起皇帝的事儿,那蝗灾就会消失。结果您猜怎么着,我这边刚一祈祷完,就从北面飞过来一群鸟,把蝗虫都给吃了。看来我对您的忠心真是天地可鉴。
再比如我们都知道安禄山体格肥硕,体重居然有三百多斤,有一次唐玄宗就指着他的大肚子问,你这肚子里面装的都是啥啊。安禄山回答说,都是对您的一片忠心。还有认杨贵妃做自己的干妈、跳胡旋舞给唐玄宗看,这些故事咱们就不多说了,总之就是讨好唐玄宗和杨贵妃到了令人恶心的地步。但是各位要注意,我们千万不要觉得安禄山只会拍马讨好,这个人其实很有能力。
安禄山出生在一个非常复杂的民族环境当中,史书上说他是营州杂胡,杂胡就是指昭武九姓等各个少数民族,以至于安禄山在很小的时候就精通六国语言,但是光靠这点语言天赋还远远不够,由于出生在社会底层,安禄山很懂得人情世故,在军队当中也是平步青云,升迁极快,不到三十岁走进军旅,四年时间做到将军,十年时间做到节度使,十五年时间之内,身兼三大节度使,这种升迁速度,那是极其罕见的。当然,由于常年混迹军旅,他带兵作战的能力,也是很可以的。
安禄山能够起家,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他曾经和唐玄宗时期的三位宰相打过交道,这三位宰相中,有两位能够震慑住他,唯独最后一位,没有什么能力,不仅没能驾驭安禄山这些胡人,反而加速了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的脚步。
第一位,张九龄。张九龄其实早就看出来安禄山有反心,所以借着安禄山打败仗的机会,建议唐玄宗直接处死他,但是唐玄宗没有同意。第二位,李林甫。我们多次强调,李林甫虽然品行不端,但他在玩弄权术,震慑他人这些事情上,还是很有手段的。比如说安禄山曾经仗着自己深得玄宗宠爱,外加身体肥胖,所以在朝见皇帝的时候不好好鞠躬,李林甫看到了,就故意喝令另外一个汉族官员,让他好好礼拜,安禄山见状,知道这是在敲打自己,于是也毕恭毕敬的鞠躬。而且李林甫更厉害的一点是,他总能摸准安禄山的心思,不管安禄山想的什么他都能知道,所以安禄山每次和李林甫见面,都是汗流浃背。到最后,每次有中央使者派到安禄山的军区,安禄山总要先问,说李林甫说了什么,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如果听到好话,他就非常开心,但如果听到坏话,他甚至会高呼自己要死定了。
那么第三位,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和李林甫一样,在道德这个层面上,杨国忠也算不上什么好人。更糟糕的是,这个人不仅道德败坏,而且没有什么能力,以至于在他成为宰相之后,还谄媚、讨好过安禄山,可见在震慑蕃将等问题上,杨国忠和他的两位前任,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正是在这种皇帝奢靡、宰相无能、节度使雄起的复杂局面下,唐朝迎来了由盛转衰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