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菊与刀》

《菊与刀》是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撰写的一篇关于日本文化及日本人性格形成的研究报告。二战时期,受美国政府的委托,本尼迪克特采用文化遥距研究法完成了她对日本的研究成果:从当时日本发布的宣传电影,集中营中的日裔美国人和战俘的访谈记录以及日本人的文学作品中收集的资料,厘清日本当权者在军事上的意图和目的,同时搞清楚日本人在思想和情感上的习惯,以及这些习惯所形成的根源,并了解这些行为和观念背后的约束力。

本尼迪克特以细腻的笔触,从文化形貌论谈论日本文化的特质,从孩子教养的角度剖析日本人的生命史。凭借人类学家接受过的专业知识以及所具备的特殊能力,她认为在任何部落和任何最文明的民族中,人类的行为都要从日常生活中去了解,一个人的行为和观点、他的感受和思考方法都与他的经历有关联。正如作者所说:它是一本探讨日本人何以成为日本民族的书。

书中从日本的等级制度、风俗习惯、日本在战争中的做法,明治维新的影响、日本人如何报恩,怎样进行自我修炼,小孩怎么教育等多方面多角度都做了详细描述和介绍。日本人崇尚的耻感文化,以及他们所尊崇的等级制度下的“各得其所”、“适得其所”,正是日本人行为方式和性格形成的根源所在。

本尼迪克特用“菊”和“刀”代表日本人的性格。“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代表着日本人喜欢安静,追求美的一面,“刀”代表武士道精神,说明日本人好斗、强硬的一面,一揉一刚,把日本人性格里的矛盾展现的清清楚楚。

读《菊与刀》,着实被日本侵略者的诡辩技巧和变态的自不量力惊到了。美国把战争归根与轴心国的侵略。日本、意大利,德国用他们的征服行为非法破坏世界和平,无论轴心国占领的是满洲、埃塞俄比亚还是波兰,这都证明他们推行动的是欺凌弱小的罪恶方针,严重违反了“自己生存,也让别人生存”的国际标准。而日本则认为只要各国拥有绝对主权,世界就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日本有必要建立等级制度,而且,这一秩序的领导者只能是日本,因为只有日本代表了一个真正自下而上的等级制国家,并真正懂得“各得其所”的必要性。

日本侵略者根据他们推崇的等级秩序的观点认为:应该扶持落后的中国兄弟作为大东亚的同等种族,要达成这一目标,日本首先应该将美国、英国、俄罗斯从世界的这一区域驱逐出去,使之“各得其所”,各国应该统一于一个等级制度固定的世界中。

日本人对等级制度的信仰和信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20世纪30年代日本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曾在《告日本国民书》的小册子里写到:日本人的真正使命就是“弘皇道于四海,力量悬殊不足忧,吾等何惧于物质”, 他们认为与美国的较量,不是军事上的较量,而是日本人信赖的精神与美国信赖的物质的抗衡,他们甚至认为精神可以战胜死亡这种生理上的现实。对他们而言,没有天皇的日本不是日本,日本天皇是日本国民之象征,宗教生活之核心。

这种信仰也就成了日本军国主义者最好的武器——号召部下“为天皇献身”。日本人对天皇无条件的忠诚,“只要天皇一声令下,日本人即使手中只有竹竿也会毫不犹豫马上投入战斗”,“同样,只要天皇下令,他们也会迅疾停止战斗”。

美国正是靠着这份研究报告“超了近道”,用极端手段逼日本投降,借用天皇之名搞改革,灌输民主制度,稳定社会,最终把日本改造成了小弟。


                                                                                                       2025-3-2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