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自我是什么,沉默的观察者,严厉而寡言的批评者,恐吓我们,鞭策我们走向徒劳无功。最后因咎由自取的过失而更加严厉地评判我们?——T.S.艾略特
不健康的心理习惯是人类遗产的一部分。
自我感觉良好,是人们不甘平庸,内心想更胜一筹的需要。
不仅把自己看得更好,也会把他人看得更差。通过“下行社会比较”消极看待别人,通过反差使自己感到更好的倾向。
当只是看到他人不足,感知会受到消极阴暗面的遮蔽,随之思想变的卑劣,心理世界浑浊。
进行下行社会比较,百害而无一利。
练习一 如实看待自己
目的:更清晰地审视自己,接纳真实的自己。分别列出你高于常人、变现平平、低于常人的5个积极特质。审视自己的特质,思考是否能接纳。
停止过分责备自己很难,虽然这种自我批评采用的是以内心对话的形式,这种严厉残酷方式也是一类确保为社会群体安全接纳的安全行为。
父母的角色。儿童必须依赖父母才能生存。在童年期由于高度批评式的父母抚养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批评自己。
文化角色。自我批评和无价值感的是在大的文化框架下形成的。在推崇独立自主和个体成功伦理文化中,一个不利之处是若无法达成自己理想,就会体验到咎由自取的感觉。
达到自我批评的途径。来自父母过度控制;评判自我时,会身兼批评者和被批评者的双重角色。
自证预言。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模式,人们对自身做出消极的评价,遵循这种模式,试图与不喜欢自己的人交往,结果体验似曾相识,并且一以贯之。
自我批评实际上是自我关爱的一种扭曲的形式,它试图让你安全且有条不紊。
消除自我批评最佳的方式是理解它,并抱以关怀之心,友善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