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们,先生们,飞机30分钟后将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飞机上,空姐还在用中英文播报着北京的天气情况。何可睁开惺忪的睡眼,坐直了身子,转头从飞机的舷窗望出去。
窗外其实什么也看不见,有些雾蒙蒙的。刚刚空姐还说北京是晴天呢,怎么还是这样的云里雾里?或许这就是这些年北京比较严重的霾吧。也不知道这些年小卉过得怎么样了?不知道她能否参加这次的研讨会?听说她一直在北方科技大学教书,但一直只是个副教授。对了,她老公姓白吧,听说他们有一个女儿,应该已经上大学了……
正思绪万千呢,飞机已稳稳地在首都机场着陆了。阔别二十多年,何可这还是第一次回来。北方科技大学邀请他回来,是作为这次稀土材料研讨会的主讲嘉宾。
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夏天,在北方科技大学读博士的何可,拿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工作站的offer,找到姜小卉,兴奋地告诉她“我9月份就可以去到梦寐以求的美国了,等我安顿好后,马上就回来接你出去”。
但最终何可食言了。
何可没法和小卉解释,他也知道他们俩的爱情来之不易,更知道他去普林斯顿大学做博士后,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想让小卉离开北京,去美国。他只是去打“前战”的,最终目的是接小卉出去。
但刚到美国时的那种惶恐无助,那种被美国同事排斥奚落的困境,真的是令他一筹莫展。而比他早一年过去的同一个实验室的Linda(冯玲)给了他毫无保留的帮助和照顾。
异国他乡两个寂寞孤独的灵魂就这样一步步靠近,相互取暖,最终走到了一起。
何可不是没想过姜小卉。
当冯玲和他提出要一起生活时,他也是很挣扎的。
他知道小卉还在遥远的北京日日夜夜地期待着他的消息,他也时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遍遍一盘盘地听那些从北京带过来的中文歌曲,尤其是各种版本的当年最流行的“同一首歌”。那是离开北京时,小卉几乎跑遍当时北京的各大音响店搜罗来的。何可当然明白小卉的心思,这是他们最喜欢的一首歌,他们曾在当年的学校新年晚会上和同学们一起演唱过。
虽然何可并不想给自己找任何的借口,但情境所迫,那年实验室的圣诞聚餐,酒精作用下的何可冯玲彼此献身于对方,不记得谁更主动,事实上也并不重要,结果就是最终何可认命了,心想从此就是Linda了,小卉的美国梦就让它永远是个梦吧。
从此,何可慢慢地不再给小卉写信了。他知道,小卉一定很难接受,也许会天天买醉,自抱自弃。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从心理上来说,他也并不想小卉到这个鬼地方来,美国真不是国内很多人想像的天堂,他知道小卉并不适合美国。他知道,小卉其实很喜欢北京,喜欢北京的人情味,喜欢北京的自在随性。
何可知道,没有他,小卉在北京也能生活得很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