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 Day 13
10月2号上午,从威尼斯的旅馆check out后, 拖着行李箱几分钟后来到Rilato 码头,乘船仅两站地就到达了Santa Lucia 火车站。乘坐上午10:26的火车两个多小时后抵达佛罗伦萨新圣母玛利亚火车站。
不得不说,这次出行预订的旅馆位置都实在太方便了。从火车站出来步行穿过一条马路进入一个窄巷里,便看到了预订的旅馆。
到达旅馆后大约是下午一点左右,尚未到check in的时间,寄存行李后,决定先出来逛一逛。
头一站当然是迫不及待的想一睹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绝世芳容。于是跟着导航步行一公里多之后,远远便看到了红色穹顶的圣母百花大教堂,雍容华贵的矗立在那里。
因提前预订的进入大教堂的门票是在4号上午,所以先沿着外围环绕了一圈后便进入了紧邻的美第奇礼拜堂 Cappelle Medicee,也是我行程里安排的很重要的一个地方。
美第奇礼拜堂(Cappelle Medicee) 是一个八角形的拱顶建筑,从外观上看有些像是圣母百花大教堂,最初行走于巷子深处,远远望到这座建筑的红色穹顶出现时,一度误以为这就是传说中的百花大教堂了。
礼拜堂由底层的家族墓穴、上层的王子礼拜堂(Chapel of the Princes 也有翻译叫君主礼拜堂)以及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新圣器室构成。
王子礼拜堂有着巴洛克风格的花岗岩、大理石以及半宝石装饰,极尽奢华恢弘。这里埋葬着自科西莫一世之后的大公们,家族成员的每个壁龛都安放着石棺,石棺立面都镶嵌有美第奇家族的六个小圆球的族徽,顶端放着王冠。石棺上方本应有一个本尊的雕像,但现在能看到的只有斐迪南多一世和柯西莫二世的雕像了,其它壁龛都是空着的。
抬头望向穹顶,上面所绘的壁画是旧约圣经创世纪的故事,上帝创造亚当,偷吃禁果,以及被赶出伊甸园等等几个单元画,以及据说是新约圣经里的几个故事。
新圣器室(Sagrestia Nuova)
这次参观主要就是奔着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新圣器室以及他亲手创作的7座雕塑去的:《晨与暮》《夜与昼》《圣母与圣婴》,以及美第奇家族的乌尔比诺洛伦佐公爵和朱利安诺内幕尔公爵的陵墓坐像。
新圣器室,是米开朗基罗建筑设计的处女作,应美第奇家族的利奥十世(辉煌者洛伦佐的儿子)的委托开始修建,仿照了圣洛伦佐教堂一侧的布鲁内莱斯基设计的旧圣器室。
从辉煌奢华的主礼拜堂的一侧进入到新圣器室时,顿觉素雅安静,室内并不大,设计以灰白色调为主,没有华丽的大理石镶嵌,整体风格典雅简约,比起主礼拜堂的绚烂,置身于这个小礼拜堂令人心境更为平和。
这里,我特别想提一下米开朗基罗受美第奇家族资助的经历。
由于过人的天赋,他在14岁时被选入美第奇学院学习,在这里他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尊贵的辉煌者洛伦佐,美第奇家族政治能力卓越的第三代掌控人。米开朗基罗由于受到器重被邀请与洛伦佐的三个儿子一同学习,其中一位就是后来的教皇利奥十室,也可能是因这样的机缘在他中年时获得了新圣器室的设计委托。
令人叹息的的是,三年后,在米开朗基罗17岁那年,他的资助人辉煌者洛伦佐去世了,年仅42岁。
新圣器室里两尊美第奇家族成员的坐像,乌尔比诺洛伦佐公爵(辉煌者洛伦佐的孙子)和朱利安诺内蒙尔公爵(辉煌者洛伦佐的第三个儿子),两位虽然承袭了美第奇先祖伟大的名字,政治上却并不突出。
米开朗基罗借着两尊雕像诠释着动与静的两种哲学内涵。
朱利安诺内蒙尔公爵的雕像是一身戎装,似乎正欲起身。下方石棺上是夜与昼的两尊人像,男体代表昼,肌肉蓬勃雄健有力,沉睡的女体代表夜,头上刻有一弯新月。
乌尔比诺洛伦佐身穿盔甲,坐着正在沉思。下方石棺上的两尊人体像,男体代表黄昏,女体代表黎明。
米开朗基罗借助这组雕塑抽象的表达着昼夜晨昏的时间概念,以及生与死的哲学内涵。
辉煌者洛伦佐和弟弟朱利亚诺(25岁时被暗杀)的墓碑上是三座雕塑,中间是出自米开朗基罗之手的圣母与圣子,圣母表情有些落寞,圣子的头紧紧依偎在圣母怀里,充满了依赖。
两旁的雕塑是老科西莫.美第奇的保护神,圣柯西莫和圣达米安,由助手完成。
下方的墓碑很朴素,据说米开朗基罗为两人的陵墓做了很豪华的设计,只是因故未完成。
话说,要弄清楚美第奇家族的这些成员的族谱系实在烧脑,后代往往承袭祖辈的名字,感觉说的都是一个人,实际上已经隔了几代人,不花些时间查资料真不知道这些雕塑具体是指哪一代的哪个人。
还有,代表时间的昼夜晨昏四尊雕塑,前前后后也对比了很多说明,大概齐认为是知道了一些意义,但对于米开朗基罗这样的旷世天才,他的深沉的情感和哲学思考,我们普通人所有的理解都是肤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