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初级七期 讲师四期 分享138天
后现代建构主义的治疗师,优先探讨来访者的语言模式及其对事件赋予的意义,不太重视互动模式中的行为序列,同时,也通过鼓励来访者参与谈话的过程,去协助来访者检视所叙述的故事是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方式,促使来访者改变对问题的看法,并赋予来访者力量来重新述说有正向意义的故事,也就是说,语言谈话变成一个治疗工具,治疗过程及时协助来访者,对问题产生新的诠释,进而改变旧的行为,并导向新的解决方式。 后现代建构主义的治疗师,重视来访者的个人经验与观点,倾向于一种不知道的姿态,采取一种和来访者合作的对话形态,并借由对话过程去诱发,测试与了解来访者对问题所给予的意义及眼中的真实。后现代主义的治疗师不再是一个有权力的旁观者,专家会指导者,而是一个参与者,他扮演一个和来访者共同合作,构建真实的角色,并且和来访者一起寻找可处理的解决方法,亦即后现代建构主义,强调来访者应在与治疗师合作的情境下发生改变,且与此改变过程中,来访者和治疗师是平等的,如此来访者才更能有机会对自己的生命发展出更具力量的故事,并且创造新的方法解决困难。 以解决为导向的治疗,视来访者为自身的专家,治疗过程聚焦于改变何以发生以及可能性、小改变的所在,探讨来访者的目标、资源、例外正向经验与未来愿景。 SFBT是一个希望与尊重的实用主义。SFBT的基本假设与原则是非常简单易懂的,如下,一,每位来访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且来访者有其与生俱来的力量与资源去帮助自己,相信来访者是自己生活环境中的专家。重视来访者的资源与力量的开发与应用。二,治疗师不能改变来访者,只有来访者能改变自己,因此治疗目标是由来访者自己决定的,三,没有一件事情都是负面的,问题不存在的例外时刻,即是建构解决之道的基石。四,改变一直持续且不可避免的在发生,且小的改变会带来大的改变,尤其正向的改变是一定会存在的。五,事情没有绝对的因果论,解决之道不见得一定会与问题有直接的关联,而且问题不见得能被解除,但解决之道仍是可尝试被建构的。六,没有问题就不必处理,方法有效就多做一点。无效则改用别的方式,七,治疗目标应是可行的,实际的,具体的步骤化的,正向语言叙述的。八,没有所谓的抗拒成长,对于来访者,治疗师是以合作的态度与之共事的。 SFBT是一种维持简单之简约哲学的治疗取向,是一个强调明确治疗方向的目标导向治疗,有时间限制的短期导向治疗,也因为相信一个人是不能改变过去,但能致力于现在与未来,而是一种现在与未来导向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