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作业务流程图前,我们需要明确上述的问题。
举例:
对于某一个流程的优化,首先需要明确现有的流程,其次确定用户的使用的场景,明确不同场景下有什么因素会影响用户的决策。为什么提供什么这样的功能?这个功能的存在对用户和产品团队有什么的作用?
举例:优化“摩拜单车的功能”,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现有的报修的流程其次分析用户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会出现报修情况。骑行前,骑行后,和骑行中(骑行中还包括费用的结算等)。该功能对产品团队的作用:监控坏车的数据,帮助维修团队更好的维修车辆等。
如何绘制流程图?
第一步:我们需要找到业务的逻辑
用户的流程图是依托于现有的业务逻辑的,所以明确业务逻辑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步:业务逻辑中。每个重要的环节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尝试把整体的业务做减法和拆解出子流程(独立的子流程),比如登录方式(独立的子流程),是因为在这个环节会有影响用户决策的独立因素。用户一旦选择某种登录方式,将影响后面整体的策略,用户的使用路径等。再比如:忘记密码功能属于独立的流程,因为已经打断了登录的流程,所以不用在登录流程中出现。对于独立子流程来说,只要是影响用户决策的条件或者事件或者一连串事情(每一步用户操作的动作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会对后台的逻辑辨识有什么影响等)都可看作独立子流程 。同时还需要注意对于每个子环节来说都是一个完整的流程。
对于 影响用户决策的关键点,还需要考虑用户使用的费力度和时效性等因素。
第三步:需要明确绘制流程图的规范,对某一个独立流程的流程图绘制。
1、最基本的流程图形状、字号统一。比如:步骤类、判断类、备注类的表示方法分别为——矩形、菱形、备注框
2、每个流程图都有明确的开始符、结束符。流程图中只能有1个开始符,但可以有多个结束符。
3、流程方向一般从左端or上端流入,右端or下端流出。流程图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排列。
4、流程图箭头一般不允许回调,所有执行步骤不得退回前一步。只有判断时,才可能会出现重新调用某一步骤情况。
5、判断类环节,一般只做2条分支(是/否),并将判断条件注明在线上。每种结果对应的下一步动作准确,没有遗漏的判断结果。
6、连接线不允许交叉。
举例:小米有品登录
1、主要业务流程:
1)什么情况下会触发登录流程:以游客身份体验时,若有核心购买或查看行为发生,就会判断登录状态。没有登录的话,会跳转进入登录流程。
2)登录流程的主要业务环节:输入手机号→获取验证码→输入验证码→登录
逻辑判断一般是通过点击事件触发的。需要考虑逻辑判定,触发事件,相应用户提示。
举例:小米有品注册流程
1、主要业务流程:
1)在什么情况下会触发注册流程:使用账密登录时,有“注册新账号”入口。
2)基本流程是:输入手机号→获取验证码→设置密码→注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