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宇
我喜欢旅行,我经常说自己是一个停不下来的人。
享受行走所带给我的乐趣,不同的国家感受不同的异国风情。
在不知不觉的行走中,修炼自己,提升自己的见识和气度。
同时也能让我结识不同的朋友,感受不一样的人间冷暖。
旅行本身,就是一种布施。
以上是朋友在迪拜之旅结束的感悟。
旅行于她是囊中之物,同时热爱并享受在旅行过程中所带给自己的那份快乐和随性。
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她的标签。
途牛的私人订制和自由行,已成为她的补给品。
并不会过多的在意花销,因为花的都是自己的,踏实。
超了,旅行结束拼命工作。
少了,那就赚了。
生活的节奏就是属于自己的灵魂跳板,那些有趣的故事也等着你在路途中遇见。
生活的平凡是柴米油盐的搅拌融合,生活的不平凡是惊喜后的小幸运。
我们憧憬着生活的每个时刻,我们共同面对未来并有所期待。
慢慢地,你会发现某种自己赖以生存的“独特模式”。
开始将碎片化的时间重新洗牌、编组、构建,为一点点事情作铺垫。
紧接着完成一件继续下一件,并不期待短时间内的显著效果,说不准哪天就会放射光芒。
一、
读书+电影
忘记了最开始是怎样选择去读《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这本书,好像是因为这个书名吧。
过后又发现还有《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的电影。
那些自己刻画的、不懂的、猜忌的、幻想的、惊喜的、失落的,都会在电影结束的时候全盘托出。
《偷书贼》的书与影,更多算是某种坚持。
书有点难懂还蛮多页,10页10页一个小打卡,860多页也不是很难。
“书”的点与“影”的点相连,好让思维在这条连线上不停碰撞。
《情人》的书与影同样也是。
《如父如子》也还是。
还有《活着》。
就是这样的一点点积累,让我不自觉地喜欢上“读书+电影”式的模式,简约直观、有疑惑还能现场解答。
有“同书同电影”的书籍,首先成为了我的入围对象。
二、
连锁反应
某种好奇心驱使着你。
字里行间中那些特殊的字眼,那些不起眼的书名号。
印象中是前年在学摄影的工作室读陈丹青的《退步集续篇》,“木心”“乌镇”“纪录片”“乌镇的戏剧节”就逐一的出现在我的清单里。
那种不自觉地形成,就像是一个个老友的聚会闲聊。
东拉西扯,就汇成了一个大团圆。
读《故事思维》的时候,就会发现“影响力”的字眼出现多次。
并不会发愁下一本我要选择什么,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一本连着一本。
在公交上找书,看到“如父如子”的字眼,误以为是说父子关系的小故事就决定去读。
看简介作者叫是枝裕和,还是导演。
好奇心的推动,果断百度。
“小偷家族”很醒目的电影名出现在屏幕上。
当然2018年电影“小偷家族”的话题议论得日火朝天,没想到现在才真正去领略。
回想当时要是没注意到“父子”的字眼,电影《小偷家族》就会一直在黄粱上。
这种“连锁反应”模式就像食物链的开始,多个拓扑网状的组成,四散却又紧密联系。
三、
旅拍
旅拍就是旅行+拍照。
有年代感的城市,请去了解它。
都市快节奏的城市,请去记录它。
河西走廊的敦煌、嘉峪关、张掖,再去之前选择看纪录片《河西走廊》。
直到现在,在鸣沙山坡“两步一退”的无奈和听着纪录片的主题曲“河西走廊之梦”的驼铃、风沙,那一幕幕边塞诗人的情怀投入脑中。
去北京的时候,来回路上看了电影《末代皇帝》和老版本《茶馆》。
所以在故宫你就不停地想模仿电影中的镜头、画面,虽然不知道老北京人怎么生活,但是看了《茶馆》后或多或少也有一定的帮助。
重庆、成都、湖南,熙熙攘攘的过客是匆匆的见证者。
大同小异的镜头记录着相似的城市味道,美食、欢笑、自拍、合照、爱情、幸福填满着照片的边边角角。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脾气,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
无论你看过多少摄影照片,总觉得自己通过手机、相机拍下还是最美的。
修图固然使其更美,但是最初的“男友视角”才是哈哈大笑、值得怀念和记忆深处的。
好比孩童的跌跌撞撞、咿呀学语看似悄无声息,但在成年之后显得弥足珍贵。
你会发现生活就是点与点的连线,线与线的共面,面与面的共体。
你会发现“近义词式生活”这个新定义读起来有点绕口。
你会发现数学的理性还是贯穿于你的思想,一个假设、一个猜想、多个论证,最终得出结论。
请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获得片刻的小开心。
请寻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并为之强弱调节。
“举一反三”式的教学在于自己的乐意与情愿,并不是一味的枯燥死板。
自己开心最重要,无论通过什么方式达到即可。
分享在“一个APP”上看到一句话:
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于我,自律便是初心的释然,尽可能减少外界的干扰,而你的原动力是纯粹的、是有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