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世界读书日,如同大多数节日一样,其初设缘由被人们渐渐忽略,但却在新时代里焕发新的生机。世界读书日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更多的变成了一种提醒--该读书了!
于是各种媒体开始铺天盖地的刊登关于“读书”的文章,大谈读书的好;也有很多平台连着推送几十条荐书的讯息,多是人生必读十大经典、这八本书不可不读之类的。不过我觉得最是欣喜的应该是线下线上的各种书商了,因为盼啊盼的终于盼到了一个和书有关的节日,终于也可以借着机会大卖一场了。
不过任是媒体平台千言万语,或是各书商节日大放送。这书,买与不买,读与不读,还全是在于个人。
有的人读罢文章书录,觉得十分有理,很想立马就抱起一本书录里的某一本酣畅淋漓地读起来。只是在给文章点赞收藏转发之后又刷到了另一条有意思的文章或讯息,想着“已收藏,来日寻书来看”,于是很自然地将心神沉浸到另一篇新的讯息中,读书一事间歇性再次搁浅。
有的人读罢文章书录,觉得时不我待当立马读书。于是退出微信微博豆瓣知乎,登上当当京东亚马逊,选起书来。这个很有名,买;这个评分高,买;这个感动万千书友,买;节日活动,满xx可以包邮打折,再买买买......结账的时候也毫不心疼,只觉买书了,这钱花的值。于是怀着“等书来,我必秉烛夜读”的想法,却是今日不读等明日读,似是今日无书可读。
还有的人读罢文章书录,赶紧从角落里拿出一本书来,拍拍上面的灰尘,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认真地读起来。只是一想到自己在读书就很兴奋,觉得“哇,在读书了”“我真是有品位啊,读这么好的一本书”“嘿,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进步人人有责”。过了一会又变得焦躁起来,“我考试又不考,我看这书没啥用啊”“书是好书,只是这么厚的一本这得看多久啊,原来看书这么累啊”“差点忘了,我还有作业/工作/会议准备没做,明天就要用到或检查了,还是先紧着紧急的事情做吧,至于读书,等我忙完这一段再来也不迟嘛”。于是读书从开始的庄严可敬,变成了可有可无。
其实读书本身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如吃饭穿衣,没人会说我先挑好食物和款式放在这里,现在没空或者有别的困难,等明天再来吃、再来穿,于是便不吃饭、不穿衣了。读书更不该是一件折磨人的事。读书应当是出于自愿,无人勉强,不掺杂利害关系。好读书的人往往沉浸其中,每每成痴。
读书,应是生活常态,每天都读。而不是在读书日或是在看到一些文章书录的时候,才恍然想起自己该读书了。
读书,不是摆书架,是一页页的翻动。即便有藏书万卷,不去读不去看,终究只是架子上的摆设,买再多的书都毫无意义。
读书,自是一种享受,乐在其中。无关作业,无关利益。读书时,便只有书中世界,在字里行间体味百种离合悲欢。
春诵夏弦,秋礼冬书。4月23是世界读书日,而每月每日都是我们每个人的读书日。
附:《柏学士茅屋》杜甫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