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给“晌”字的解释是“一天内的一段时间,一会儿或正午或正午前后”两个意思,在《汉语字典》里增添了一个“方言,半天的时间”;给“午”字的解释是“地支的第七位;午时,指白天十一点到一点,午饭,特指白天十二点,午前、下午、午夜(半夜)”的意思。《汉语词典》给“晌午(拼音shǎngwǔ)”的解释是“中午”的意思。
在鲁西南地区,有说“晌午”,也有说“晌午头”、“晌午头上”的,都是“中午”的意思,其中“晌午头”的“头”字是个后缀字,类似于“拧劲头、败坏头”的用法,“晌午头上”的“上”字在这里是用《汉语字典》给出的“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 ,如晚上、头上、楼上”意思。如“这都快到晌午头啦,吃罢饭再走吧”。又如“吃罢晌午饭,恁俩再下地去拾花(棉花),拔棉柴”。再如“晌午头上,天忒热,恁还下地治(鲁西南方言,读zi音)啥(干什么)”。
有人也指出“晌午”是俚语,在中原地区,指早饭后到午饭前的这段时间,相当于“上午。我个人认为,鲁西南部分县市可能也是这个意思。如我小时候所在的农村是个平原,与河南商丘、开封、皖北搭界,上午这段时间,当地人称“头晌午”,到了中午就是“晌午头”,下午称“横哼(这个词语还没有确定,临时用用)”。
另外,《汉语词典》里有“晌午饭”这个词,是“午饭”的意思,我小时候在鲁西南农村上学时,都是五更头上去上学,上一节晨读课、一节课,大约上午八点左右放学吃早饭,上午九点半到下午一点多上三节课,晌午饭一般是下午两点多吃。《汉语词典》里有“半头晌”这个词,是“方言,约指上午九、十点钟以前”的意思,我个人认为,在鲁西南方言里可能有用到的,如“一头晌午的活,恁半头晌(有时也说半晌)就干完啦,乖麻利嘞”。
对于时间上的方言称谓,是比较繁杂的,几乎是一村一个说法,或者是几个村一个说法,不太好梳理的,我就不瞎白白(瞎说。这里的“白”我小时候村里人读bei)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