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目光》作为2022年第一本书?
被降薪时(见《被降薪后,我为什么想要逃离北京》)刚好在看《令人心动的offer3》,被陶勇医生的状态、才华和金句深深感染,也好奇他是如何走过那段时光。
虽然不合时宜,但事实如此。陶医生曾说过,心情低桑时,会和同样状态的朋友相聚,听着他们吐槽,自己就好多了。我也是以低谷共享的心态走进此书。
是什么帮助陶勇医生走出那段时光?
季羡林:“既然决定活下去,那要迎接更激烈更残酷的战斗”
罗曼·罗兰:“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泰戈尔: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
是曾看过的书籍和电影:季羡林《牛棚杂忆》、余华《活着》....
是曾经病人的经历和鼓励:薇薇、天赐和他的父亲、岳岳.....他们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感恩;
众人的关爱:家人、朋友、网友........还有更多守护着医学的医疗工作者;
关键还是在于对医学的坚持和“自身勇敢和坚持,不服输的劲”,让陶医生向前看。
这2点让陶医生走出内心的困境:
心态的变化:不在纠结那个人,而是将其当做独特经历,医生到患者,感受死亡边缘;
找到近期想做的事情:呼吁医生的从业安全,尽快完成《眼内液检测的临场应用》,推进盲人相关公益计划
为什么坚定学医、从医?
源于金庸小说里的药王,也源于母亲就医的经历和对医生的崇敬,更坚定于医生的使命——通过自己的能力和选择,打败病魔,拯救一个人的身体,挽救一个家庭。
陶医生说:“初心放在最大的诱惑和最深的伤害里才能检验其珍贵——我不是神,但愿继续发出我的微光。”
陶医生将医学比喻为游戏,有限的游戏给人短暂的快乐,而无限的游戏却可以持续给人使命感,尤其是主攻葡萄膜炎后,将终身致力于此。他享受被病人需要的感觉,所以更能日复一日的坚守,
成为了“公众人物”之后,他说:
我从不敢以榜样自诩,比我优秀的人太多,值得学习的人也很多,我只是一个普通又平凡的医生而已。
写书也只为了更加全面完整把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写出来。
因为尊重和包容,我从不同人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每个人都是一颗钻石。
榜样,不光是那些头顶光环的大人物,更多的是我们身边的人。当你迷茫、脆弱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相信一定会有新发现。
如何保持“少年气”?
永远保持好奇心,保持对世界充满热爱,喜欢读书,喜欢探索,永葆初心。陶医生在医疗上已经拥有很大的成就,但他总说,医学博大精深,而我现在挖掘的仅仅是表面的一层泥土。
如此优秀的陶医生,也面临“北漂”迷茫和困扰?
外界纷杂的信息:谁创业发了财、谁买房又涨了、谁户口有着落了.....迷茫在这个城市到底要追寻着什么。
高昂的房租,每次搬家时颠沛流离的状态,房子越搬越远,对北京萌生一种退意。
恰巧的德国求学经历,让陶医生发现北京对他已是不可割舍的羁绊。北京给予的不安全感,可以让我们努力且坚定的追寻,就像梦想一样。
我从中收获了什么?
通过本书,我学会了如何走出迷茫状态,不再执着于是否离开北京,坚定自己的目标。还有认知自己(自爱、自信、自省)、接纳自己和享受孤独(孤独的价值是不能忍受孤独的人难以体会的)
本书适合哪些人阅读?
每个阶段都可以从中受到启发。正如陶勇医生所说,这本书不是记录他生活,更多的展现从医20多年,所看所思所想。本书也阐述了对善与恶、医患关系、家庭教育、金钱观,“35岁危机”,享受“春游式”的幸福和未来医学发展的期待和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