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气在杰克威尔奇的时代时,就推行了一种著名的管理方式「末尾淘汰」,就是绩效在最尾端的人,给他裁掉。这一种管理方式最初以刺激团队内部的竞争为导向,以此不断创造高绩效。与此同时,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究竟这种高压竞争的管理方式是否适合其他公司。
后来,通用电器也取消了末位淘汰制度,就是为了与全球顶尖企业来全面竞争人才,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么做是为了宣传故雇主品牌。
01雇主品牌不等于商业品牌
探讨雇主品牌之前,必须先厘清什么是雇主品牌:如果你到超商要从两瓶饮料选择一瓶,其中一瓶是可口可乐、另一瓶百事可乐。你可以很快的选择出你要的那一瓶。
这时再问你要选择加入哪一家公司?你是否还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做选择呢?
一般在外所看到的企业形象都属于商业品牌,这是需要长时间积累与经营再有今天这样的品牌印象与定位。所以当你看到任何品牌时,可以快速做出抉择你要的是哪一个。
但是问题延伸到你会选择进入哪一家公司时,这时你所考虑的不仅仅是外部看到的商业品牌,这时候,就是属于雇主品牌的魅力。
也就是说,商业品牌不等于雇主品牌。
另外一项让人无法发挥雇主品牌的效益,就是企业里的人认为,这是人力资源的事情,而商业品牌是行销部的事情,以及人们看到的都是商业品牌,所以常会认为只要商业品牌好了,雇主品牌也依定会好。
但是,前者选可乐的问题就会出现这种疑惑,商业品牌好不等于有好的雇主品牌。
因为这两项都是涵盖在「企业品牌」的范围里,只是针对的对象不同,商业品牌是针对消费者,雇主品牌则是针对现有的员工以及潜在的人才。
一但理解这一层关系后,你就会知道,雇主品牌不仅仅是人资的事情,还包含了现有的员工,因为他们也是雇主品牌的一部分。
02雇主品牌是强化你的人才
Linkedin提到一组数据说明,强大的雇主品牌的人才选择上多50%,每次招聘的成本降低50%,薪资成本低10%,员工流动率降低28%,
替代一名普通员工的平均成本大约是他的30%-50%的年薪,中层管理者的平均为年薪的1.5倍,替代高层则需要他的年薪4倍。
雇主品牌不只是降低营运成本,另一方面,从而吸引更潜在的人才,同时也说明到,如果没有经营雇主品牌,任何口碑、消息都会快速的传播出去。
对于社群网络时代,你的企业品牌的定义已经不在只限于商业品牌,雇主品牌对于人们来说,会有更深的认同与信任感。例如,今天有人要去应聘你的企业,对方就会在网路上搜寻相关资讯、网路形象,等一切资讯,这时会出现你的商业品牌,但人们更多的是聚焦在那些你没有办法影响到的社群里。
所以,一切的好或坏,最终还是从企业内部出来,也就是现职员工,任何的消息都有可能影响雇主品牌,从而影响到企业品牌与商业品牌。
更糟的是会因为一些负面品牌导致优秀人才的出走,以及潜在人才的流失。
然而,过往的雇主品牌形象,就没有办法解决吗?
书中有提到许多操作性方式,但最关键的在于管理层也参与到其中。往往领导层只会聚焦在商业品牌上,如何发展、定位与战略规划。但却少有人把雇主品牌的建设一同讨论,这包含了企业愿景、目标与内部文化等。
《组织能力的杨三角》中就提到,组织成功的三要素中,就包含了员工的思维模式。这代表你对于团队的文化与价值观的建设,会体现在这些员工的思维上。
03员工真的满意了吗?
通常要了解自己内部的雇主品牌如何,就会开始做「满意度调查」。虽然想法是好的,但满意度却不代表真实情况,如同你在填写问卷调查一样,这也说明了一项事实,没有系统化、焦点访谈的问卷调查,你所得出来的结果,根本是浪费彼此的时间,因为人们填写问卷只凭当下个人喜好与感觉,并不是真正的想法。
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曾说到:「满意度很可能只是个陷阱,因为满意度高并不意味着企业绩效高,两者之间的关联很模糊,甚至没有完全的关系。」
问题就在于「太模糊」你无法定义与找出彼此的关联性。
这就代表,你除了要知道满意度,还必须从别面向来表调查:
忠诚度:行为上的稳定,愿意在这工作
敬业度:情感上承诺与行为投入,愿意为公司努力
这两个面向是从现有员工的实际行为来看,从时间、与产出中可看出是否说明前者满意度的真实与否。
如果一个人填的满意度非常高甚至满分,但实际参与在其中,没有任何的动力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结果。
盖洛普Q12测评法是针对员工敬业度的测量工具。透过十二个问题来离解员工的反应,包含了:
1.我知道公司对我的工作要求吗?
2.我有做好我的工作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吗?
3.在工作中,我每天都有机会做我最擅长做的事吗?
4.在过去的六天里,我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扬吗?
5.我觉得我的主管或同事关心我的个人情况吗?
6.工作单位有人鼓励我的发展吗?
7.在工作中,我觉得我的意见受到重视吗?
8.公司的使命目标使我觉得我的工作重要吗?
9.我的同事们致力于高质量的工作吗?
10.我在工作单位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吗?
11.在过去的六个月内,工作单位有人和我谈及我的进步吗?
12.过去一年里,我在工作中有机会学习和成长吗?
你会发现到这十二个问题没有要回答「是」与「否」而是针对个人的软性问题与公司职务上的表现,从这些面可以清楚看出现有的组织文化与关系如何。
但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除了厘清雇主品牌与认知定位,再到后来的调查,都一直在围绕着一个议题,怎么打造出强而有力的雇主品牌形象。
《2016年中国人才趋势报告》中提到世界的主动型人才比例约36%,意味着,有超过一半的人才是被动型的等待。
未来的世界,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末尾淘汰」制度的汰换,更代表着组织要从「竞争」走出,以「团队」的形象开始,打造出属于各自的雇主品牌。
对于有超过一半的被动型人才的比例,这就是一个新战场,任何会跟你抢人才的都是竞争对手,例如Google也提到这个概念,任何会跟我们抢人才的人,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如同NASA他们也会跟我们抢人才,即便我们给出的薪水与福利高于NASA,但这些人才对于他们的愿景,相信人类可以继续探索未知的太空,就已经比这份待遇来的吸引。马云也启动阿里巴巴的「NASA计画」更是在用一个又一个的大愿景来擘画未来,都是在一次次地把用未来创造雇主品牌的吸引力。
雇主品牌是为了跨越、打破各自行业的界线,从而以「人才」的角度来出发,任何有能力的都有可能是企业未来的主力部队,但是,一但最基本的雇主品牌都没有维护好,高潜力人才也无从得知你的消息,或什至是被污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