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129字,阅读约需3分钟。
晚上将近7点,科研处主任兼级部主任王晓君发来几张图片。其中一张,是一位学生双手持着一瓶可乐的两端,面向镜头的是瓶身上用激光雕刻的两行字:
张艳琳,“艳”冠群芳,生日快乐!2023.2.22
可乐,是少男少女们的最爱。红色的一拉罐,代表着喜庆吉祥。白字书写,再配以心形的图案装饰点缀,赏心悦目。最暖心的是根据姓名演绎而来的祝福,独具匠心,仿佛经老师的妙手轻轻一点,普通的教室里就会飞出金凤凰似的。
这位老师,是文昌中学初二(3)班班主任、英语教师王波。年轻的她,多次荣获文登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称号。
我马上电话采访了王晓君主任,她还在办公室加班,在忙着筹备明天的级部活动。
原来,本学期始,学校开展为师生过生日活动。学生版块的生日主题是“你的生日,我们一起过”,由团委书记李鸿尧组织落实。班主任为每位学生的生日登记造册,在学生生日当天,全班师生通过同唱生日歌、说说闪光点、当天为无批评日、举行小型文体活动、建立电子生日相册等方式,奔赴一场简单而热烈的庆典,以此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强班级凝聚力,由此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王波老师在团委规定动作之外,别出心裁地自费为学生定制了独一无二的专属礼物。这份礼物,是无价的,因为附加了炽热厚重的师爱在上面,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这瓶可乐,喝了会更甜更爽,如果舍不得喝珍藏起来,也会历久弥新。
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师生之间的壁垒消除了,通道打开了,关系顺畅了,还有什么教育是不可以抵达的呢?还会迸发“我说了一百遍了,为什么你总是不听”的怒吼吗?还会喃喃出“我爱学生啊,可为什么学生不领情”的忧叹吗?
想到很多年前,有次学校发奖品,每个优秀学生得到一个崭新的笔记本,我翻开来一看,只字未有,连个学校的公章也没有盖在上面。我大惊,批评主任太糊弄,这样的表彰有意义吗?我们倾注的情感在哪里?在物质高度发达的当下,学生仅仅得到了一个空白的本子就会获得满足与激励吗?
教育无小事,细节蕴真情。
王波老师的做法,引发了家长们的纷纷点赞:“好温暖”“太有纪念意义了”“老师太有心了”“孩子们太幸福了,老师辛苦了”“特别温暖特别感动,谢谢老师给孩子一份美好回忆”。
君子善假于物也。王波老师说,祝福语的设计是她和班级家委会成员、马奔同学的妈妈一起完成的。
写着写着,我的眼眶湿润了,在不该流泪的年纪。教育,不是板着面孔的说教,不是生硬的灌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他们或丑或俊,或富或贫,或优或劣,但都是值得我们用心呵护、付出爱心的个体。
李希贵先生有本书叫《面向个体的教育》。当我们以爱为底色,以智慧为笔墨,面向有差异的个体因材施教,教育就有了温度,校园里就会如春天般明媚起来。
2023年3月1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