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上期的优秀作业,很受感触和启发。本人以前并不熟悉KANO模型,这次通过优秀作业的拜读,大开眼界,遂决定也尝试使用经典的KANO模式,来分析一下我公司目前的一款在线教育产品。
先简单描述一下KANO模型,如下图所示
KANO 模型是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发明的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有用工具,以分析用户需求对用户满意的影响为基础,体现了产品性能和用户满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根据不同类型的质量特性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狩野教授将产品服务的质量特性分为五类:
基本(必备)型需求——Must-beQuality/ Basic Quality、期望(一元)型需求——One-dimensional Quality/ Performance Quality、兴奋(魅力)型需求—Attractive Quality/ Excitement Quality、无差异型需求——Indifferent Quality/Neutral Quality、反向(逆向)型需求——Reverse Quality,亦可以将 'Quality' 翻译成“质量”或“品质”。
前三种需求(最主要最常见)根据绩效指标分类就是必备因素、期待因素和激励因素。
下面结合本人工作中遇见的产品为例,用这个模型加以分析。本人就职于学而思,我司目前主推的一款在线教育app,叫做学而思网校(海边)。它采取大班在线教学模式,一个大班同时百人以上共同上课,配置一名主讲老师+一名辅导员。这款app主要的几个功能我做了下面的列表,并且逐一分析
电光笔
发红包
辅导员
随堂测试题
抢麦
纸质讲义
一些不从事不熟悉在线教育领域的同学不必捉急,在下逐一解释下这些名词的涵义。
1.电光笔:如图,教师在线授课时,利用电光笔直接在屏幕上书写讲义的内容(这个操作实则是在H5页面上利用滑动轨迹完成的)。就好似在线下教室课堂里,老师使用粉笔去黑板上写板书。所以这个我把它归类在必备因素,因为没有这个功能,教学工作将无法流畅的进展,而存在这个功能也不会让学生的体验有明显提升,所以属于必备因素。
2.发红包:课堂发红包(实际发的是一种虚拟金币),是一种课堂激励的策略,同时也是师生互动,调节气氛的手段。开课前,做题后,问答环节奖励都可以发红包。那么这个功能是锦上添花类型,没有它不会影响在线教学,有了它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励学生完成学习,并且寓教于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故此归类为魅力因素。
3.辅导员:这是我司近期加入的教学角色(猿辅导等也采取类似角色)。一堂在线课程,有一位主讲老师+一位辅导员(类似大学时的助教)。辅导员老师主要的任务是,课下答疑,作业批改,作业讲解,课上控制学员发言和禁言模式切换。没有这套辅导员机制的时代,这些工作是由授课老师直接负责,现在将这部分工作分出去,使授课老师精力可以得到释放,专注于课堂教学,从而大大提升了授课质量和课下辅导力度,提高了学员满意度。如果没有这个机制,满意度自然会下降,故此属于期待因素。
4.随堂测试题:随堂测试题是我司网校一大特色,教师授课过程中,会随堂布置一些习题(多是客观题,选择ABCD),然后学员当场选择,结果马上就能统计出来汇总到教师端。例如,这道题100人做了,30人选A 70人选B.教师马上可以根据选择的正确率,对某些知识点做深化讲解。这个功能也会大大提升用户体验(进一步模拟线下课堂真人授课的感觉),若不存在体验会大大下降。所以我也归类为期待因素。
5.抢麦:这个大家不陌生,红点就是这个模式。进入问答环节时,老师放弃麦的使用权,把麦交给提问的人(发言的人),抢到麦的人发言。这个功能确实可以提升用户体验,但如果没有这个功能,使用现有的文字发言,也可以解决问题,故此也属于锦上添花型,归入魅力因素。
6.纸质版讲义:提前会向学员邮寄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纸质版讲义。之前采取电子版讲义的做法,学员自己下载。但是这个满意度不太高,因为学员或者需要自行打印,或者要在使用电脑上课时同时使用电子版讲义(有的学员拿着pad看讲义,电脑里放课程),但这也不方便随时在讲义上做笔记。所以打印出来邮寄给学员,能提高用户体验,增加线上课程的黏性,属于期待因素。
于是就有了我对几个功能的分类,这也就确定了功能的优先级顺序。
必备因素:1
期望因素:3、4、6
魅力因素:2、5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依据KANO模型作出的个人判断,真正做产品,这些还要同过向用户做调研才可以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