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年时期-小米的漂泊流浪
小玉和小米是亲姐俩儿,小玉是姐姐,小米是妹妹。小玉比小米大一岁。
小玉小米出生时正赶上计划生育,八十年代中后期正是国家计划生育抓紧的年代,“少生优生”,“只生一个好”,类似的口号有很多。小玉小米出生在内蒙古巴彦淖尔X旗县的X乡的某个小村庄。那时候农村大多数家庭都是要生儿子,养儿防老,有了儿子在农村就是有了接班人。小玉是大闺女,小米是老二。
父母为了要生儿子,计划生育还抓得紧,想出的办法是把小米送到亲戚家,从1岁到7岁,小米还没有上户口,她就在亲戚家来回转移。住的人家有各位姨妈家、舅舅家、姥姥家、二爷爷家、四老姑家等。在这七年当中,母亲每隔两年就生个娃,生下三闺女、四闺女,这两娃都送人,分别送到附近的村子里。最后生了五闺女,结果刚三天就夭折了。小玉的姥姥来伺候月子,安慰小玉的妈妈别伤心了,这娃给你换小子(男孩)去了。没出一个月,就有个远房亲戚说他的一个亲戚要送人一个小男孩,因家里已经有一个男孩了,再多一个就养不起了。小玉的爸爸妈妈曾经找大师算过命,两个人都是“一儿一女养老送终”,他们就把这当成是老天的安排,领养了那个男孩。
小米7岁了,马上就要上学了,可还是“黑人”呢(农村称没有户口的人)。于是,小玉的爸爸就在乡里给送点钱送点农作物粮食和肉,最后才给小米落了户。
§2.小学和初中-相依相伴
因为哄弟弟,小米比小玉晚上两年学。小玉和小米从小学开始一直就在一个学校。上小学的时候两人都是年级第一名。小米胆子小班级里有人欺负她,小玉还替她出头。
上初中后,本乡的教学质量不好。小玉先升初中,父母因为去哪里读初中很是犯愁。毕竟初中上好才能考高中,高中上好才能考大学。考虑去临近的县城和地市,寄居在亲戚家。可是那时候亲戚家都是孩子多,而且经济条件都也一般。最后决定去附近三十多里外的B乡上初中,住校的话每周末还是可以回家的,只是离家远,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
外乡的学生都要收片外费,一个学期500多,而九几年时候正是农村相对贫弱的时代,交两个人的学费,对父母来说确实是不小的负担。小玉在这所初中上,小米也就在这里上。
小米升初一小玉就初三了。小玉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三四百号学生中排名前二十名,班级排名前五名。小米在年级排名前三名,有一次考了全年级第一名。初三毕业,尽管成绩有点悬,小玉还是考上了理想中梦寐以求的高中-旗第一中学。就剩下小米一个人在外乡,没有人照顾,可是每个人还得朝着前方赶路。
小玉升上高中后课业负担更重了,更没有时间管家里的事,没有时间照顾小米还有弟弟。因为只要升上一中就有50%的希望考上大学,只要考上大学就能脱离农村,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至少当时小玉和小米都是这么想的。
两年后,小米初中毕业却因为考场发挥失常,成绩与一中的分数线差一点。“要不上五中吧(另一所普通高中)”,小米的老师提议,可是小米和父母都想读一中,而且小玉也上了一中。那就补习吧,小玉也为小米加油鼓劲。小米又回到本乡中学补习,最后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入了一中的重点班。
小玉和小米高中的学习之路并不顺利,因为到了县城后,学生之间家庭条件不同,学生之间攀比很严重,而且城里的学生都很势力,老师也会因为每个学生家境不同而态度不同。小玉和小米自幼在农村长大,父母都是单纯善良的农民,根本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这一度使她们的高中生活很艰难。尤其因为缺钱导致的吃穿用度的紧张。
2002年,小玉要高中毕业,高考成绩490,当年文科分数线是485,就算是这个成绩也可以进一所内蒙古的二类本科院校,可是小玉的志愿报高了没有学校录取,只好留下补习。小玉进了当时重点应届班补习,2003年小玉在补习一年后,考了内蒙古农业大学。
小米在两年后参加高考,被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的二类本科院校)录取,可是小米想去一所更好的大学,就决定再补习一年。小米补习这年已经是2006年,补习后,小米考上了内蒙古财经大学。
§3.大学时期-互相扶持
不管过程多么曲折,学习多么艰苦,小玉和小米也算是“学有所成”吧,毕竟都考上了大学。也是村子里第一次考上大学本科的学生。所有的人都知道小玉有个妹妹,小米有个姐姐。小玉大三的时候,小米才上大一,在一个城市上学,离得也近,小玉去小米的学校去得勤,姊妹俩相跟着去小米学校的食堂吃饭,一起去学校附近的步行街逛逛。大学周围有很多的小饭馆、零食店、礼品店。礼品店里总是放着各种毛绒绒的小动物,各种尺寸大小的毛绒玩具,卖各种装饰品,她们只能看上几眼,喜欢的多看上几眼,姊妹俩嘀嘀咕咕几句就走出来。大学旁边还有很多卖衣服的小店,虽然大多都是几十块钱,有钱人家的孩子看不上,可是对于小玉小米也是天价,只能垂涎欲滴,却也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总要跟卖衣服的美眉至少说上一条不满意的理由,然后手拉手离开。
小玉小米大学都勤工俭学,学校提供的各种勤工俭学的机会都不错过,哪怕是跟同学争跟老师说情都要去,不管其他同学的处境,不顾自己在同学眼中的形象。所以,他们大学时期朋友很少,在同学眼中也是极其另类。还好,他们都在大四毕业之前补齐学费,还算顺利地毕了业。
§4.参加工作-各自奔波
小玉2007年毕业,参加三支一扶考试,成绩还没有出来的时候,青元乳业(引用电视剧《北方大地》中的名称)也向其发出邀请,不过不是在省城(H市)而是去不远的地市分厂(J市)。三支一扶成绩出来后,小玉被录取了,可是小玉非常纠结不知道该去三支一扶分配的地方还是继续留在青元乳业,三支一扶由国家补助600元/月,而企业当时的工资是1500元/月,就是这个简单的区别让小玉选择留在青元。(而不到两个月因为分厂合并,小玉又在试用期,总部人力部门直接就让走人,小玉也因此错过三支一扶考取的岗位。就是这个小小的决定,也许影响了小玉一生的前程。因为企业和行政本就是两条天壤之别的路。可是小玉在懂得这个区别之后已经无法挽回只能是深深地遗憾。)
2008年小玉因为机缘巧合又到青元乳业总部上班一年,结果由于领导的误解、打压,小玉无法继续工作自己选择辞职。2009年小玉又应聘到大地乳业(引用电视剧《北方大地》中的名称),这次还算是稳定,一直到2015年年底小玉因为结婚,为结束两地分居生活而辞职,去到B市(同H市的三线城市,但非省城)。
小米比起小玉工作过程顺利很多,但是仍然也是非常辛苦的。2010年小米通过校园招聘被青元乳业录取,也是在总部H市,工作尽管很辛苦,周六日也要值班,就算是值班单位分仓的电话也是不断。好在小米从小吃苦耐劳坚毅的品性,让她一直坚持到2016年。也是因为结婚的原因,她被调到分厂J市区(曾经是小米工作的地方)。就是在那里,她怀孕了,依然是一个人。分仓的库房又阴又冷,因为怀孕又是新去分厂,被分厂的领导、同事一致排挤,就这样坚持到孩子出生之前两个月休了假。
也许是缘分,也许是命运注定,小玉和小米的生活轨迹似乎永远都是如此相近,彼此离得那样近。
§5.结婚、生子-自顾不暇、互相撕逼
2015年末两人都怀孕了,而且还是小米先怀孕的,正好生在猴年。当小米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没过两个月小玉发现自己也怀孕了。在J市一个人的小米提前休了假。小米的丈夫因为工作的原因离开J市(某个旗县)去到B市,因此小米提前休假将东西等等彻底的搬到B市,总算是和丈夫团聚了。而从此小玉和小米又生活在一个城市。也许这就是缘分,血浓于水的缘分吧。
2016年中农历7月小米生了个男孩儿,爸爸妈妈、小玉等家人都替她高兴,妈妈过来伺候月子。农历8月小玉也生了,也是个男孩儿。小玉小米从小经历的家庭重男轻女的教育,都喜欢男孩,老天爷让她们都如愿,小玉从心底感谢老天,也很为妹妹小米高兴。在小米40多天的时候,妈妈又来伺候小玉月子。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可能各种原因吧。小米在月地里受了风寒,导致她头、腿、膝盖等地方疼痛(坐月子女人受凉也是很普遍的),还有因为月地里小米让小玉去给配了下奶的中药,因为熬中药加重家里的湿气。所以在小玉月子期间,小米天天打电话责备妈妈(打电话也不问问小玉身体情况),说从小爸妈就亲小玉和小田(她们的弟弟),说是妈妈故意伺候不好。
就在小玉20来天的时候,小米带着孩子(孩子有70天了)一起来到小玉家住下。因为小米的丈夫上班,小米自己在家吃不上饭。小玉挺高兴的,这样妈妈就能伺候两个人和照顾两个孩子(小玉的丈夫也是常常出差),而且她还能见到小外甥。就在小米来的第二天,姊妹两个因为拌嘴闹得不可开交,小米气得用盆往头上浇冷水,骂自己猪也不如;小米气得跪在地上自己煽自己嘴巴,妈妈见状吓得,拉这个拉那个,口里直念叨“都是妈的错,对不起你们!”小米气呼呼当时就给丈夫打电话说是要回家,小玉毕竟是姐姐,又丢不起人怕以后无法来往,而且还有妈妈也在,当时赶紧拦下,“你现在要是回去的话,这大晚上的还有孩子呢,让妹夫怎么想我呢!”这事就此作罢。
从第三天开始小玉和小米就开始避着对方,话也不说,妈妈做好饭两个人坐在餐桌前也是不说话。小米有时候想过来看看小玉的孩子,可是也害怕惹小玉生气;小玉大多数时间就在自己屋里待着,如果她想看小米的孩子,碍于脸面和自尊心,总是趁小米不在或者睡着的时候,偷偷地从门缝里或者轻轻走到床边去瞄两眼。这样过了一周。在这一周当中,小米天天想着看自己的风湿病,总说自己是产后风,去了好几个医院,即使大夫说没事,医院也检查不出什么具体的病,可是她依旧说自己有病,时不时地仍然抱怨妈妈没有伺候好月子,还说如果是小玉先生的话,自己肯定落不下毛病,因为妈妈伺候月子有了经验就不会照顾不好了。不知道是不是小米的孩子身体不舒服还是总吃不饱的缘故,孩子总是哭,一天几乎要二十四小时的哭,只要抱着才行,放下就哭甚至睡觉时候也要抱着(到后期逐渐长大就不再是这样了),本来小玉还在月子期间,影响休息,妈妈因为照顾大小四个人,忙得不可开交。晚上还要陪着小米(小米的孩子吃一些奶粉,晚上起来冲奶粉)。而小米呢,基本都是在抱怨,孩子哭了不耐烦,也不抱(因为手腕、关节等疼)。大多数时候妈妈给哄,小米出去的时候小玉也帮着哄。因为小米的孩子哭闹,怕影响到小玉和孩子,妈妈只好哄抱孩子,常常中午和下午很晚了,小玉也吃不上饭。
终于有一天,姊妹俩的矛盾被激发了吵闹了一顿。这一大早,小米出去到医院,中午十二点多一进门,这时小玉正在给小米哄孩子,妈妈正是在做饭。
“坐个月子落下这么多毛病,都不知道咋看了,大夫说身体虚的都不能扎针了,咋办呀?”阴沉着脸,放大嗓门朝着屋里喊,责备怪罪夹着着怨恨,不管不顾两个孩子,走到当地朝着小玉“还有你为什么给我配十副中药。”(这个说起来有点长,小米坐月子期间让小玉去给配下奶药(指定地点的)。小玉就去了,到了医院小米还和大夫电话沟通了好几次,等到药配出来说是十副中药。当时小米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小玉本来不想答应,难道你们那边没有大夫吗,我们离得这么远,自己又是大肚子,可是想想既然这个时候提出帮忙的要求,就去了。结果从此以后,小米每每都怪小玉。)
“你咋不给你配十副中药,熬药家里都是湿气,湿气出不去害得我身上都是湿气才得这么个毛病”!
小玉很是吃惊“我、我、我又不用吃下奶药。再说那是大夫配的哇,不是我给开的药方哇!”这时候妈妈从厨房出来,接着说了很多。小米夺过小玉手里的孩子,直接抱进卧室,边骂边哭,看见妈妈跟着过来,反过身来给妈妈跪下,边哭边喊“行了行了,我求求你,妈,别说了!我怕你了!”看着妈妈无奈地退出房间,小米朝外头喊了一声“今天下午回呀,不在这住了!”
小玉也很生气,自从小米过来,家里就没有个安宁,何况是自己在坐月子,毕竟小米已经七十多天了,行动也都能自理了。小玉重复喊了一句,像是在确认“你下午回呀是吧,是你自己说的啊!”小玉就和妈妈严肃地说“既然她说回,那她就说话算话,要不就是故意找茬。那我和妹夫说一声,让他过来接走妹妹!”
妈妈问小米“那你和你女婿说了?”小米说“不是她(小玉)说么!”小玉心里涌起几分无奈也有几分嘲笑的意味,既然你不打算回,为什么还非要给我一个下马威呢。那日是星期五。小米下午重新联系了一家新房东,说是周六可以搬过去住。
晚上,小米来到小玉房间要和她说几句话,其实就是说感谢的话语,小玉的老公也在,还有妈妈抱着小米的娃娃也跟着进来,小米勉强地笑,小玉没有看她,但是知道她笑得挺辛苦,她还有病,又感觉自己寄人篱下,多日来还受了不少气,心里也挺麻烦的。小米开口了说“姐,我明天回呀,这么多天麻烦你和姐夫了!我自己有点病脾气也不好,给你们添麻烦,我挺感谢你们的……”。小玉的老公一直示意小玉不要说话,可是小玉的臭脾气还有没有那么大的度量“没什么,你也不用解释什么,你来这些时候发生这么多事,我就是一句话,回去好好料理你自己的日子!”妈妈、小米看小玉这架势,妈妈拉着小米“那就别说了,算了。”
第二天是周六,午后妹夫过来,他们准备走呀,提着两个皮箱(小孩用的琐碎),抱着小孩,这时候小玉的老公坚持要送他们回去“我送你们吧,还有孩子了,这太不方便了!”小米的老公坚持不让送,就这样僵持了还一会儿,妈妈出来说了一句,妹夫才同意。在门外,小米喊“姐,我走呀!”小玉“嗯”。其实真的,小玉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想想过往姊妹俩一起奋斗着考上大学,在异地他乡姐妹俩是唯一的依靠,可是现在成家后竟然都变得如此的自私自利。这么多天,她也没有照顾好小米和孩子,还害着妈妈跟操心。当姐姐的惭愧啊。小米也是一样,她不能想起在姐姐家住的那段日子,让自己受气受辱。
其实在几个月后,小玉抱着孩子也去小米家住了五天,在这几天中,小玉天天帮小米洗碗、做饭、拖地扫地。有那么两天,早上起来做好早点,小米起来得晚,等他起来小玉已经吃完早点,陪两个孩子一起玩。小米会无休止地提起在小玉家的那段日子,等到最后就会说“你来我们家就是有目的的”
“你能给我金子还是银子,我有目的啊,我就是来看看外甥!”
“你那么虚伪,那么精明,只有我最傻,你故意让我去你家住,然后气我,还让别人觉得你是在帮我”。“我这辈子都不会再去你家!”除非妹夫下班回来,否则姊妹俩总是要吵吵。但是毕竟是姊妹,也一起相跟着出去带孩子玩。
从小米家回去以后,小玉的心也是冰凉凉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成家了就会自顾自的活,怎么会顾及姊妹之情呢。姊妹俩很少通电话,几乎一个多月也不打一个电话。而小米呢,还是断断续续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抱怨月子没有伺候好,也在断断续续地治病。小玉心里也暗暗较劲,以后也不会轻易去小米家。从此,各自照顾自己家庭过自己的生活,这份亲情仿佛那么轻易地离去了,就像水里漂流的花朵。
又一次,她们参加考试竟然是在同一个考点。虽然已经是初夏,小玉看到妹妹穿得很厚,身体也臃肿不少,走路很慢,上楼梯还累得喘气,心里真得很心疼。本来小玉说让小米一起到家里坐坐吧,小米坚持不肯,说大中午的不愿意折腾。最后小玉也没有回家,姊妹俩一起在考试的学校吃了饭一起到图书馆听了课程一起小睡一会儿等待下午的考试,有那么一阵阵,他们看着彼此,觉得心是那么的近,过去的亲近仿佛又回来了。就那么短暂的时间,让她们彼此又感受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