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7(2022-11-23周三)我的共修心得

  放过自己!放过孩子吧!

二阶段第六次(2022.11.22)共修心得

导师:沧海一粟

学员:一束光

这次的共修很奇怪,听到Judis和惬意人生,一夏说他们孩子的事的时候,当时我莫名地成为了他们的孩子,我觉察到我心里很压抑,我突然想喊出来:我不想成为他们的孩子!因为我被他们吞没了,虽然我已经成年了,但他们还死死抓住我……

可是Judis,惬意人生和一夏是多么好的妈妈和爸爸呀,我内心是多么喜欢他们,那为何我有那么多压力?

Judis妈妈想帮孩子,想推孩子一把,那是多么负责任的妈妈,可我当她孩子却是很愤怒?惬意人生妈妈我很佩服她,她学习努力,知识面广,她懂得很多,可我当她孩子却是压抑,因为她会给我很多方法,随时指导我,否定我;一夏爸爸是个默默奉献,优秀的人,可我当她女儿我也不愿。他培训了我要好何去做个优秀的人,可现在他却说对我不要求啦,我想考研,他就担心我考不上会不会受伤,考上又担心我不适应……

对不起,此时我写下这些,不是想评价谁,但是当时他们交谈时带给我的真是窒息感,被吞没的窒息感。因为当时我莫名地成为了他们的孩子。我不知道我当时是掉在什么情绪里?

当时我想靠近他们,但我又觉得他们让我感觉失败、不自信,他们的焦虑入侵了我的世界……作为成年的我,他们却还在入侵我的边界,界限就是生命线啊!他们和我不能分离,他们总是有提前的预设和担心,他们对我不放心,不放手,不信任我,他们想死死的抓住我不松手。

我当时作为他们的孩子,我真的很无力。

沧海一粟老师的一句话提醒了我:妈妈越懒,孩子越勤快。这句话让我体会到了是否是他们过于勤快,过于认真,导致我没有力量了呢?

我作为妈妈,何尝不是像他们一样的妈妈和爸爸呢?我的负责认真,我的完美,常常会让我掉在担心焦虑里无法自拔,这就是让孩子无力的一种原因。

我们帮助孩子,对于孩子可能却是一个坑?我们为孩子好,可那不是真正的爱,那是在满足我们自己缓解焦虑的需求。不是父母放不下期待,是父母的恐惧无处安放啊!

在那时,我明白,但是我当时却感觉是他们的孩子,却没有力量跟他们说那么多话,想靠近他们靠不拢。

可我作为妈妈,何尝不是他们这样呢?

正好此时,烟火老师给了很好的解读,让我从那个掉在他们孩子的陷阱里爬了出来。

对于小孩子来讲,我们都有这样的理念:不求不助!何况对一个成年的孩子?

我们想要帮他,可我们可能会拖他的后腿,传递给他焦虑,我们能做什么?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修关系,相信他们,也让他们相信我们,互相不信任是不能帮到对方的。

烟火老师说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比他是什么重要。我们不是去指使他做什么?我们要让他自主自发的去发现自己,真正的看待自己能行,有力量,有自我认同感!

我们常常要看到孩子的长处去肯定他,打心眼儿里去心赏他。我这里用了心赏两字,是用心去欣赏。我们该有的是希望,而不是期待,我们不能让孩子因为跑了一圈说他真棒,然后还要鼓励他跑两圈。

我常常就是以“一头驴”死苦的模式去要求儿子,也要他"一头驴"的去学习。我会一直一直的期待,没有关注孩子一两步的进步,点滴的积累。

没有哪个孩子不积极向上的,他也想往前跑的,当他有了安全感,有了力量,他有了自己的向往和需求,他就会迈开步子。

孩子反反复复这很正常,有时会他仍会掉进坑坑里,我们要怎样去看待他呢?我们不能说他掉到坑里就是灾难,我们要接纳孩子,我们要成为他的坚强后背,不能成为拉他后腿的那一个人,孩子体会到我们的担心和害怕而内耗着,是没有力量站起来的。孩子反复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是,看自己有没有能力活好自己精采的人生?这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所谓的言传不如身教!

关于吃药的事情,烟火老师给的意见就是吃药是孩子的事,决定权应该给孩子,特别是对成年人,都有自我拯救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们的管控是多余的。做到尊重、接纳、倾听,是对孩子最好的陪伴。

今天的共修,还有一个更大的收获,沧海一粟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练习,就是在我说的一句话里面加个"不"字。

当时我写的一句话是:我是一个勤奋的人!后来我改成了:我不是一个勤奋的人!

我这样修改以后,我发现我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原来我常常特别努力,我觉得我一旦不努力,我就觉得自己不会成功,真是庆幸,我今天终于在老师的训练中觉察到了自己的这一点模式。

当我看不到自己努力的时候,我就很焦虑,我就会觉得事情会越来越糟糕,努力的背后是恐惧,努力一定会成功,这个认知要破除掉。

我从小就有这样的模式:使出自己洪荒之力,努力用成绩证明自己,其实是我内心很自卑了!

这个辛苦模式一直投射给孩子,直到我把孩子压倒。原来,这样逼自己逼孩子,早晩会被累瘫的。

我是一头驴啊,一直想努力用分数来证明自己!却忽略了我的痛苦。

有一天,我在疗愈内在小孩的时候,我无意识中喊出的是:你辛苦了!然后哭得好心疼自己。

放过自己!放过孩子吧!

烟火家长分享:

1.关系第一事情第二。

2.要给孩子赋能(要及时肯定孩子,看到孩子的好)只看到她能干的,不要去关注孩子不好的。看到什么就是强化什么,

3.我们只专注她一小步进步,降低我们自己的期待。

4.我怎么能帮她怎么能推她,这个观点不对,我们应该站在孩子身后托着她,给她能量让孩子有安全感。允许孩子做他自己。不断帮孩子做选择,就是不断减掉孩子的羽翼。

5.当孩子反复时家长要淡定,家长的状态很重要。

6.家长要活出自己,孩子就会走出来。

7.吃不吃药看孩子自己

8.关于孩子接不接受咨询,也是要尊重理解,接纳孩子。

抗拒的会僵持,允许的会消失,学会静心,学会觉察,留一只眼随时看自己:因为固有的模式会时不时地找到你。

没有边界感,就等于自我边界不清,就是你我不分,我忽然觉得我在用情绪控制孩子!人的一生这种被入侵感太强会让孩子失去自我。

夸奖=期待+压力!

妈妈担心让孩子觉得挫败,妈妈先处理自己的各种担心,焦虑,想入侵孩子的世界,可是孩子又不让你靠近,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很独立。想活出自我。孩子比家长成熟,不要用你的限制性思维限制孩子!万病源于未分化。守好边界,妈妈担心太多了,想要孩子来满足你的价值感。孩子挫败孤独无力!自律的前提是一个孩子自尊水平的高低!帮助孩子需要自己有能量,自己困在焦虑中都内耗了。被焦虑吞没了,觉察止损,如果我是你的孩子 ,我一靠近你我就觉得我是失败的,不够自信,所以努力!努力的背后是恐惧!努力一定会成功,这个认知要破!孩子努力的在用成绩证明!自己内心很自卑,这么小就使出了洪荒之力,早晩被累瘫的。心疼孩子!我还是驴啊,一直奋斗证明自己,本身就是自卑的表现,我早就习惯了忽略你的痛苦。

渴望被看见,被认可的心太强烈了!为了证明我值得被爱,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为了证明我值得被爱,我付出了一生的代价!所有行为不是在呼唤爱,就是在给予爱,谢谢儿子,是你唤醒了我最深处的爱!好好爱自己吧,把受伤的内在小孩慢慢爱回来!

证明自己,觉得自己不行,一生证明得来的必然是挫败!越证明越挫败,越心碎。一生都在证明给别人看,但是你对别人真的那么重要吗?

1.传家宝,一生证明,2.共谋,3.越证明越匮乏,证明变实现自我绽放,自我热爱,自我欣赏!真正的自信来源于自己对自己的相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