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议的沪上学区房拉高房价的问题,仍在发酵,但不温不火的态势,已露端倪。
不论互联网上怎样口诛笔伐,核心观点就两个:一,学区房影响教育机会公平;二,学区房违背房住不炒的精神。那么,学区房会在上海快速取消,学区房拉动房价的操作会快速叫停吗?小刘觉得不会。
首先,教育不公平没法让学区房完全背锅。教育不公平,实际表现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导致选拔结果的不公平。学区房正是看到了这种不公平,强绑定了教育资源分配端,这只能算是顺势而为。所以要说是学区房导致教育不公,实际是本末倒置。
第二,房住不炒说的是刚需。所有优质资产都是自带金融属性的,部分房子高房价并没有违背房住不炒的精神。学区房暴涨背后的逻辑,仍然是供需关系。优质资产自然会受市场热捧,而高溢价,并不是炒出来的,是捂出来的。学区房稀缺地位无憾动,又加上一系列不利于流通的阻碍,奇货可居,势必更加炙手可热。
第三,房价温和上涨是基本盘。房市调节货币流通的意义,已经非常明显,合理的降低货币流动性,防止通货膨胀马上爆发,意义重大。房地产规模一方面已经足够大,容得下,另一方面也要维持持续上涨,形成稳定预期,才能不断地有钱进来。
但是,对于高房价的民怨,显然不能置之不理。
办法也很明确。
第一,做好产品分类。以前说事儿,都叫房子,以后商品房也会像廉租房公租房保障房一样分的清楚,有具备投资属性的可能还要做学区房医疗房观光房豪宅划分,或者一线二线三线房划分。总之不会很含混的说这个事了。讨论对象分化了,谩骂就不好使了,矛盾也就不那么集中了。
第二,做好用户教育。以前想暴发,门槛太低,暴发户们又太张扬了,搞得人民理想普遍偏离,投机主义思潮泛滥。现在用户教育来了,贫弱的要帮扶,那富可敌国的自然是要收敛,勤劳勇敢的是要鼓励的,那投机取巧的自然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样规则明确了,以后各阶层就都在自己的轨道上踏踏实实地奔跑,不想着窜道抢道,时间久了,也就认命了。
第三,做好奖励发放。定期释放一部分红利,在各阶层间轮动,让所有阶层都有参与感,都有盼头,也就都稳稳当当的过下去了。
所以此次热议的学区房事件,大概率会按在上海发生的,个别群体提出的,经济活动范围内的,可调节解决的方式来处理。而学区房本身,也还远没到退出历史舞台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