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论语》第三篇第四章: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是鲁国人,有学者说他也是孔子的弟子之一。在《论语》中,林放总共出现了两次。
按照他出现的背景和语境来推测,林放应该是一个懂得礼制、负责礼仪的官员。
有一天,应该是工作中有了疑惑,林放过来向孔子请教:请问礼的本质是什么呢?
我们看人类思想史,但凡能把问题往本质上、根子上问的,都是有哲学思维、极其好学、认真思考的人。
就相当于当年的牛顿,看到苹果掉在地上,不去考虑这个苹果是酸的还是甜的,而是思考为什么会往下掉而不向上飞。
孔子听弟子这么问,固然内心一惊。但情绪马上平复下来。
因为他知道,这个关于“礼”的本质的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大问题,岂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
因此孔子不跟他谈哲学,不谈文化精神,只答复他关于礼仪的具体问题。
孔子说:“奥,你问的这个可是个大问题啊。礼,与其铺陈而奢华,不如简朴节俭;丧事,与其仪式隆重,不如真正悲伤。”
什么意思呢?
奢和俭,易和戚,分别代表了事物的两个极端。
尤其要注意,孔子专门将丧礼讲一讲,是古代丧是礼之大者。后一句中“易”即周全,“戚”,即哀伤,
礼的各种外在仪式的完成,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富人比较容易做到。
而平头老百姓家中不可能有多余的钱财用于各类典礼,包括丧礼,因此只能因陋就简。
古代所谓“礼不下庶人”表达的正是此意。
孔子深知这一点,为了不让礼的精神逐渐日衰,他只好说,礼仪的过分铺张就不合理了,宁可简单而隆重就好。办丧事太轻率了也不好,宁可取悲戚的态度。
在我国古代另一本典籍《礼记檀弓上》中,有一段话。
子路说,“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
其实正好可以为本章做注解。
平民百姓即使不懂得复杂的礼,也没有钱来完成礼的各种仪式,但是只要心中有真诚的情感就可以了。
这或许就是孔子答复“礼之本”的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