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丛林”理论是这样说,森林里有很多动物,有豹子、野猪、兔子等等,而这些动物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地拼命厮杀、拼命繁殖、拼命改进到更有优势去猎杀对方或更有优势去繁殖,于是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兔子可能进化成了豹子、也可能进化成了野猪或者先进化到了狼,后进化成了野猪、再进化成了豹子。尽管很多动物在到死的时候仍然是它最初的样子,但在我们人类这个丛林中,这种进化会是很普遍,但又是非常非常困难的,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还在起点。
事实上,无论多么荒谬的现象,背后都有它的道理存在,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存在的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是一样一样的,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当你进步的时候你可能遇到的是打击而不是鼓励,是不是很荒谬?事实上,在这个层面来说,我们都是不孤单的,同样“相信我,你并不孤独”不只是一句类似于阿Q精神胜利的法则而已,而是一句应该铭记于心,在忧郁、困惑时,依然能够坚强屹立的、最能治愈的法宝。
“当局者迷”是我们大家都要遇到的问题,当深处问题中心时,我们很难从错综复杂的思维中厘清自己的思路到底存在什么问题,于是就有圣人们经常所说的“一日三省吾身”的自省,而用心理学的术语解释,其实就是“元认知能力”的锻炼和打磨,不断思索自己做某件事时的思考和理解的过程,发现和找到自己的优点,并不断优化,发现不足的地方,不断纠正并加以补充。
如果在你的人生中碰到有人向你泼冷水、有人向你说恶话,哪怕是碰到有人在背后坑害你,你也要不在把她定义为“坏人”,而是从更深层次分析,是你自己做错了,是你自己做了让他人不开心的事。因为你进步了,相对来说他人就退步了、相对退步了,被动退步了,自然而然会让别人不开心。
那让别人不开心,仔细思考来说当然是自己不对,自己不周到了。
于是,我们开始逐步厘清思路:
一切进化都是长期之后的未来结果,不是今天能够拿出来展示的、证明的。
那拿今天未发生的事说理,尽管不一定算错,但在实现之前肯定不能被正确理解。
当人们不理解你的时候,自然不会做到支持你。
证明自己是没有必要的,做到了无需证明,没做到证明也是徒劳。
自己给自己引发很多攻击不仅是愚蠢的,甚至是致命的。
经历了以上的诸多思路分析之后,于是得出了一个最佳的策略就是“默默地完成进化”。
而在这之前,所有能引发攻击或他人的不怀好意的主要原因是:爱说、好表现、好为人师、自以为已经到达了那个未来的可能。
于是怎样让自己变成不说,不表现,不好为人师,因为说了也没用,表现了也证明不了,在那种情况下好为人师只能是令人厌恶,而且多半会被理解或者证明为“虚伪”。
于是怎样成为丛林理论中那只受欢迎的兔子就变得至关重要,也许你觉得就和在生活中一样,除了喜欢的人就是讨厌的人这种非此即彼,但是最近看到的特别有趣、也特别让人震撼的概念,原来有些人的眼中除了“喜欢的人”之外,还有“正在喜欢上的人”这种非此即将此的概念。于是更进一步,更佳策略就是“做一只快乐的兔子”,让乐观成为一种选择,成为一种能力,成为一种相信明天会更好的内化选择能力。那如何成为一只快乐的兔子呢?方法论就是多学习、多运动、在“兔群”中寻找那只快乐的“兔子”,多与乐观的“兔子”为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策略不断地升级,最终成为一只励志性“兔子”,一只善于鼓励别人的“兔子”。事实上鼓励别人很简单,“一句我支持你”或者什么都不用说,默默的陪伴都是一种很好形式的鼓励,如果你没有尝试过,现在就可以试试,就从身边的孩子、亲人开始践行吧。
如果非要给鼓励别人一个意义的话,我觉得①周围的人会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你;②你可以看到因为你的鼓励,他人继续前进得到了自己期许的那种结果;③而随着自己的不断成长,不再需要他人的鼓励,因为自己本身已经就是正能量。
吾日三省吾身。
但与此同时,我觉得大家同样也可以做这样一件事:
三赞吾身。
每天都思考一下,今天自己哪些事情做得非常好,并且夸夸自己,给自己一些鼓励,让自己可以继续保持下去。没有人比自己更清楚所克服的困难,以及你真正付出的努力。所以也没有人比你更适合去鼓励自己、安慰自己。
所以除了每天的反省之外,大家也不要忘记每天也要鼓励一下自己。
当然,一路走来,当这种策略逐步形成后,紧接着另外一个策略也自然而然地形成:即便成了豹子,也不应该欺负兔子。因为这个“丛林”本身也在进化。过去,丛林里确实常常是你死我活的局面,现在呢?现在丛林也变了,发展太快了,机会太多了,相互捕食已经变得“成本过分高昂”,还不如自己忙活自己的呢!这就好像几千年前人类发展了农业之后,战争就自然而然地减少了许多个量级一样,这就像科技发展到今天,和平成了刚需一样。并且,只有输赢对立时代过去了,双赢、多赢、共赢的局面与机会更多更频繁,于是,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只要聪明一点,都能找到“独善其身”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