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的几何人生》时,我不免对天才产生几点慨叹,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感吧。
1:寒门贵子
你看丘成桐的成长经历,充满着寒门贵子的艰辛。其实他家原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曾是厦门大学讲师,母亲也是读过书的知识女性,虽然文化不高,但在那样的年代也算是很不错了。战乱时期,他们一家逃到香港去避难,其实他的家族还是很有实力的,比如他的舅舅们。但是在香港后,他父亲的工作经历不太顺,跟人合作办的私立大专学校也因政治排挤,而被迫辞职。不断辞职的经历我懂,会非常不顺心,也极影响收入。同时人的阶层和心态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也慢慢会变得不自信。你可以想象一下,曾经的著名大学的讲师,流落香港后没有获得重用,到处找工作教课,身上的光环慢慢磨灭,作为一个有尊严的大学老师和高级知识分子,他自己的心性和现实的不如意的确是一种拷打,于是健康就慢慢出现问题。在丘成桐七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因病离世了。此时他家的家景,可以用苦寒来形容了,住“猪圈”屋,欠一堆债,生计都难以维持下去。舅舅好心让他们去自己的农场帮工,打算收留他们,但是他们就不能上学了。按许多人的想法,应该会在困难面前妥协,而选择活下去。但是丘成桐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知道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硬是梗着脖子坚持了下来,几乎令所有认识他们的人感觉到了巨大的意外,大家都认为丘家的孩子肯定会退学了。
寒门出贵子。有时候天才的养成,往往也跟贫苦的人生经历有关。他被贫苦家庭逼着快速长大,他读很多的书,从不浪废时间;他也干很多工作,来贴补家用。因为早期读了很多数学方面的书,越来越喜欢数学研究。其实是这样的推进关系了,因为丘成桐读了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所以在同龄人当中,他的见识和学识以及思维自然上升到了更高的维度,于是凸显出来是必然的,这就慢慢走向了天才的台阶。他开始越来越出众,成绩越来越好,获得更多的关注,自己也会越来越自信。他知道数学是解救自己的一个有效工具,所以他会更加用心。因为家庭贫苦,他越发钻研,也因自己的优秀被学校和老师们重视,而获得资源和机会。
考上高中,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然后到美国留学……这一路的升级打怪,看起来很顺利,其实背后的艰辛和付出,只有亲历者自己最清楚。每一步,都是吐血坚持。
2:中国优秀大学本科生的发展
丘成桐本科四年读的是香港中文大学,而且提前一年毕业。在当时的情况下,所有人都认为出国留学是最好的出路,包括他自己。可能这种意义慢慢就形成了,且越来越根深蒂固。大家都认为,优秀本科生的求学之路,就应该去国外,那里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成功机会。丘成桐作为天才毕业生,由香港培养成才,输送到美国。这种输送是单向的,有去无回的。自此,丘成桐就留在美国工作了,他娶美国老婆,孩子们也都在美国出生,国籍应该不用怀疑什么吧,我觉得应该改国籍了。而且子孙后代也慢慢洋化了,天才一脉跟中国的渊源慢慢会变得遥远,其家族终将是美国的。再说说丘成桐一生的成就,很显然也是给到美国了。这几年大家也都在反问,清华北大的毕业生走向问题,我觉得大数据弄出来,大家便会心知肚明。
中国的名校本科毕业生,很多输送到美国,人才资源流失,应该是一个要被重视的问题。诚然,这跟国内大学的教育环境和本身资源有关,但是去到美国,也必然不是成功的唯一道路。而这个出国潮出国热的观念,的确对国人来说,太深太重了。
虽然说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科是有国界的。
优质人才流失海外,虽然原则上不是人才本身的错误,但是给国外供给巨大的人才力量,自己的人才库必然紧缺。留学生中优秀的部分,很多人是不会回国发展了,其培养的初期成本是中国付出的,但是其成才后的发光发热及自身力量供给了谁,是不是也很本国的一大损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