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很多人已经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读了一段时间后,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多少进步,很多书看过之后,就像没看一样,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即使记住了知识点也不知道,该怎么应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就像一句话说的:我们知道所有的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那么我们该怎样读书,才能提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呢?怎么才能让我们读过的书帮助我们成长呢?
《阅读变现》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答案。作者认为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作为成年人来说,读书只是一个输入方式,重点是读过之后该怎么做,怎么去输出加工成自己的成果。读的书中的知识就像原材料,只有我们通过不同的方法加工过后,才能变成我们自己的成果,才能帮助我们成长。
我们成年人要想提升核心竞争力,需要读两类书籍:商务类和通识类。掌握两类书籍不同的读书方法,快速吸收书中的知识,就能让我们提高核心竞争力。
这本书的作者山口周,毕业于哲学、美术史系。但通过自己的自学,毕业后就进入了外资咨询公司,不但在商业领域出版了多本著作,走上了一条与大学所学专业完全不同的路,是一位了不起的跨界大咖。
他的著作有《美意识:为什么商界精英都在培养“美感”?》《斜杠时代的高效阅读法》。
他是怎么做到成功跨界的呢?
01将读书和工作结合起来
作为我们成年人,除了工作、养家之外的时间很少,如何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成了拉大我们之间距离的关键。
读书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读书提升自己,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那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读什么书才能让我们将读的书和工作结合起来呢?
作者认为要读两种书,一种是商务类书籍,也就是可以为商务人士提供专业知识的书,另外一种就是通史类的书,这类书就可以塑造我们的个性,让我们成为一个有温度、有趣的人。
两类书结合起来,让我们的人生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有机结合就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知识成果。
02读专业书,要读经典书
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非常快,所有的领域都更新很快。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周都会有很多新书出版。但书的质量良莠不齐,我们要怎么选专业书呢?
答案就是选择经典书。
经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这本书中写到: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经典书,可能读起来比较困难,但带给我们的思考过程,却是很多书不能有的。
现在出版的有些新书,都是对经典书的解读,然后换下新的案例。这个解读只是作者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切入点。你自己读时,和他的理解、切入点并不一定相同。这样,你读了他写的解读书籍,也不会有提升。
只有读经典,才能让我们每次都有不一样的发现。
那你可能会问,什么样的书才是商务类的经典书籍呢?
作者通过十几年的读书经验,从经营战略、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组织、领导力、决策、通用管理其他(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8个方面列入了71本必读经典书目。
在读的时候,作者也讲到一些原则:
1.不做摘抄和读书笔记,直接去实践
2.读不懂的地方就跳过,没关系
3.反复读、精度。
03读通识类的书,要学会做笔记
如果说读专业书是增加我们的深度,那读通识类的书就是增加我们的广度。这种广度的书能帮助我们了解社会、文明与文化、科学与技术、过去与未来,从而逐步建立起自己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就像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对他的生活,学习,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庸》提出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说明了我们要读通识类书籍的重要性。
那通识类的书怎么读才能对我们有帮助呢?
作者认为:以“读过的内容,你迟早会全部遗忘掉”为前提去阅读。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读通识类的书,书中的知识不会马上用到,有的知识可能隔很久才能用到。就像史蒂夫乔布斯,他大学学习书法,书法对他后来设计苹果计算机的字体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学会做笔记,通过我们的笔记,激活书中的知识。
怎么做笔记呢?作者介绍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在关键内容处划线,标注“关注方向”
第二步:重温画线内容,选出5个部分,放入我们的“信息鱼笼”
第三步:设定“鱼笼”主题,运用能检索的笔记软件,建立阅读数据库。
通过上面的方法,就可以让我们吸收书中的精华,为我所用。
当然,没有一本一劳永逸的书,只有自己根据不同的方法,去实践、去摸索,去总结,才能真正提升我们的竞争力。
如果你想工作中遇到了瓶颈,想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就一起来读这本山口周老师的《阅读变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