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互动:
㈠首先看看大家属于哪种状态:
1、 房间杂乱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2、 收拾完没过多久就又恢复杂乱状态;3、 耗费很多时间来做打扫;4、 总是冲动购物;5、 缺乏安全感,害怕失去后无法拥有比现在更好的;6、 怎么都改不掉拖延症;7、 总是无法完成计划,陷入死循环的沮丧。
对照上面7条,自己中枪几条?
A、1条。B、2~3条。 C、4~6条。D、全中
发生这种事情,一定有某些信念支持这个行为。
(二)今天和大家分享断舍离的话题,首先明确断舍离的概念和意义。断舍离出自作家山下英子的一本书,名字就叫《断舍离》。看看断舍离三个字,代表不同的含义,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物品;离-脱离对物体的执念,好像所有载体都跟物品有关。
今天我将从道术器用四个方面展开分享。
叶老师说过:“先有意义再有条理”,先要明白断舍离的价值,然后在去做断舍离的时候,就会多一份对自己的觉察。
断舍离的道:why 举例:乔布斯、扎克伯格的图片给大家很多震撼,乔布斯的书房只有一副爱因斯坦的画像、一盏落地灯、一把椅子一张床,乔帮主坐在地上办公。扎克伯格的衣橱里挂满了数件浅灰色T恤与数件深灰色连帽衫,再无其他衣物。这并不是作秀,身价数百亿美元的扎克伯格想来只穿灰色T恤搭配牛仔裤。经典语录:我想让我的生活尽量变得简单,不用为做太多决定而费神。
他们这样的生活一定有背后的逻辑,于是我查到了心理学上的“自我耗损”理论,当我们选择增多时,能量递减,执行力则会降低。所以说简单才是效率。怎样才能做到简单,那就是从断舍离开始。少即是多,少即是幸福。
断舍离的术:how怎么做,做什么
1.欲望极简 了解自己的真正欲望,区分想要与需要。如何理解:需要,就是生活所需,如饿了需要吃饭、冷了需要穿衣。而饿了想要吃山珍海味,冷了要穿锦衣裘皮就是欲望,就是想要。
2.精神极简 知道自己最想做的1~3件事,并专注在他们身上,不对现实妥协,也别在意别人的打击,全身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别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和你想完成的梦想无关的事情可以全部拒绝。
3.物质极简 养成定期扔东西的习惯。不用的物品、不穿的衣服、无用的文件,整理出来,扔掉或者送人。拒绝冲动消费。了解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后,不买不需要的物品。确有必要的物品,买最好的,充分使用它。在完成前两步后,学会不囤东西,在经济条件许可下不用便宜货、次品。用电脑、APP写东西,少用纸,学会无纸办公,并巧用APP。养成纸质文件扫描、存档的习惯。必要时或看书时可以写字训练思维,但请用一支好用的钢笔,替代堆积如山的中性笔。整合、精简电源线、充电设施设备。不重复购买电子产品。并养成定期整理电子文档,按个人习惯分类好。减少出门装备,手机钥匙钱包即可,精简银行卡,仅一张借记卡,一张信用卡即可。
4.信息极简 减少社交网络、即时通讯使用频率,少看微博、朋友圈等社交网络。微博、公众号关注少而精。定期远离互联网,远离手机,避免信息骚扰。手机卸载社交网络APP,定期用电脑看微博、知乎、简书等社交媒体。不看综艺节目、各种烂片。精简电子邮箱数量,删除无用APP。
5.表达极简 说话尽可能简单、直接、清楚,写东西也是如此,废话少说少写,精准表达想法。多用名词、动词,少用形容词、副词。写作技巧有句名言,“副词是通往地狱的直通车”,表达也是如此。
6.工作极简 学会时间规划与时间管理,拒绝拖延症。及时清理电子邮件,及时回复即时,不要让他们堆积起来。一次只专注一件事,别相信自己可以一心多用。
7.生活极简 放弃无效社交,无效社交都是没用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实力、智商、情商是最好的社交手段。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锻炼身体,没有强壮的身体,根本无法抵抗诱惑无法懂得极简主义的美。穿着简洁,不花哨。有自己的穿衣风格。少吃含有添加剂的食品。喝白水和纯果汁,不喝碳酸饮料。
器:断舍离是一个大话题,时间的关系,这里推荐一些断舍离的工具。断舍离书籍,首推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包括理论篇、实践篇、心灵篇。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国内整理师:袁春楠的整理课。六组的海艳组长推荐的,有机会海艳和大家分享一下感受。
用:断舍离早就存在,如果你今天从听见这个词,那这叫数据,知道了断舍离,有做的欲望,就叫信息,而只有用了,用断舍离的思想做整理了,才叫知识。今天大家接收到了断舍离的信息不妨做一下,变成自己的知识。春天来了,到了收起冬装,整理春装的时候,您不妨利用周末花一天时间用断舍离和怦然心动的感觉整理自己的衣物。或者用断舍离的思想整理一下书橱。
(三)断舍离常见问题:期待与说服,常与家人较劲
1、不要说服、期待别人,只处理自己的事情,所有期待都是有责备,会达到反效果。
2、断舍离是生命的一种机制,如减肥,会让身体恢复自然状态,听身体的,忠实于生命本来的机制。
3、物品各其所需才是展现美感、要用才有价值,一旦带有强制就不是断舍离了,不要强制自己,想做的时候再去做。
4、关注力所能力的事情,总是看自己缺失的东西就有可能缺失。
总结:践行断舍离遵循:现在、这里、我、活着,不断感受就可活出断舍离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