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很不严谨的书评。
今天花了一下午,看完了台湾心理咨询师周慕姿写的《情绪勒索》。怎么说呢,其实这本书只能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没时间的人只读标题就已足够,能让当事人意识到“我在情绪勒索”或“我被情绪勒索”。前半部分写得还好,而后面很多都是重复前面的知识…
书中给我们详细介绍了什么是情绪勒索?什么样的人容易“勒索”与“被勒索”?为什么会有“情绪勒索”?以及如何摆脱情绪勒索?
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是否充斥着无数他人的要求?是否在他人提出要求的时候自己想拒绝却不能?当你有一点自己的想法要摆脱这一切时,会觉得是自己辜负了别人的期望,升起一种罪恶感?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情绪勒索”很可能就潜藏在你的生活中,而大多数时候,自己并未察觉。
1.情绪勒索的六大特征:要求、抵抗、压力、威胁、顺从、旧事重演。
2.情绪勒索牵涉的重要三元素:自我价值感、罪恶感与安全感。
3.容易扮演被勒索者的几种人:一直想要当好人、习惯自我怀疑、过度在乎别人的感受、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过度“孝顺”、对“权威”不当的尊崇。
4.提升自我价值感、减少情绪勒索的好方法:重视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自我接纳、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尊重别人的感受、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为自己做主。
5.不理想的情绪逃避策略:讨好、逃避、说服、愤怒。
6.巩固情绪界限,对于防范情绪勒索很重要。
7.建立情绪界限的前提:和自己真心对话,接受自己可以忍受的界限,认真地体验自己的情绪,立下自己的人生不需要为别人负责的决定,自我允诺好好保护我自己。
8.最后,好好地训练建立情绪界限的三步骤:停(减少互动、跳针反应、降低焦虑、闪为上策),看(先缓和自己的情绪,回顾历程与自我的感受,安抚自己的焦虑感与罪恶感,并提醒自己的情绪界限在哪里),应(一次一点改变,设立不同程度的目标,有意识地选择)。
于我个人而言,我既是情绪勒索者,又是受害者,我也在不断感受自己的心理,探寻出路,但这本书并没有给出让我信服的答案。不过还是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最懂你的人是自己,要尊重自己的感受,别人忽略你的感受,你不能忽略,更不能逃避。如果连自己都放弃了捍卫自己的感受与需求,别人怎么会注意到呢
此外,书中还围绕着大量积极的心理暗示展开方法论,所以,一句话总结此书就是:
摆脱情绪勒索,要爱自己、尊重自己、肯定自己肯定自己再肯定自己!
最后,祝愿大家都不为自己或别人的情绪所困扰,做自己情绪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