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在实现个人成长了吗?
个人成长这个概念,似乎非常之火,有许多相关的文章和书籍。
比如比较火的概念有如何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知识树,思维模型,道术器用,目标管理系统等等;
对相关文章,我们看谁都有道理,总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酸爽感,接着就是各种收藏,各种励志,奋发图强等;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感觉东西越学越多,越发感觉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多,接着开始进入漫长的内耗焦虑,和现实的拖延拉锯战中,甚至一段时间内厌恶学习;
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明明我也学习了,道理我似乎也懂了一大堆,怎么在生活工作当中就是不知道怎么运用了?
是不是自己的学习有问题?努力的还不够?知识的储备量还是太少?
我想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首先学习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且获得学习的资源也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我们自己本身。
很多人存在这样的一个观点:
等等
等我把我的个人知识体系搭建好了我就强大了。
等我把查理芒格的这一套思维模型学习到了,我就可以用这套体系解决一切问题。
等我把我的个人目标管理系统搭建好了就好了;
等我先看完这十几本自我成长的书籍我的情绪就好了,情绪好了自然就有动力了。
这一系列的学习,任何一项都会让我们激动,总有一种相见太晚的兴奋,然后一头扎进去,时间无止境的投入。
完全忽略了学习的时间成本到底有多大,付出的精力有多大。
我们也高估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岂图通过一段时间的突击学习就能掌握这些模型和方法,然后实现逆袭的人生。
但实则我们大脑天生就容易忘事,多巴胺的刺激也只是短暂的,我们能记住的东西是非常有限的,而每个领域都庞大到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
如果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那我们就有可能永远无法解决眼前发生的困难,便会不断怀疑和失去学习的热情;
比较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了?
首先改正这个不好的观念,给我一段学习的时间,待我学习足够了,我就能实现逆袭人生;
变成,学习是一辈子的事,给我时间我得慢慢钻研,让他帮助我解决一个又一个现实的问题。
这个顺序首先是以解决问题出发去学习,通过解决问题去找到方法和模型,而绝不是我集中拿一整块时间,闭关学习几个月去掌握透的;
第一:只要能有效解决问题的都可以是思维模型,你能学得过来吗?
第二:你不去实践,只是掌握了理念,没办法内化和意识,那只能是停留在表面,一阵风就忘得一干二净;
唯有不断实践,和验证他的前提假设,才有可能真正从事上出发去掌握;
而学习是辅助我们达成目标的一种途径,学习形成的方法和思维模型也是帮助我达成目标的手段。
具体如何做?
1、明确目标是第一步,如果不知道目标是什么?那找到目标应该是你的目标之一,如何找到,那就去学习找到目标的方法、工具、和模型,比如PORT模型;
再通过你学习的模型实践找到真正的目标,解决这个问题,那你的学习结合案例才是真正有效的,持久的;
2、清晰每个目标的达成路径;
3、拆解每个目标达成的成果,细化每一个最小单位行动;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每个行动当中,进行事上磨练,从每个行动当中去找到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比如对遇到的问题,有哪些正面积极的思考思路,有哪些经验技巧,有哪些模型等。
现在资源这么发达,要找到某个解决问题的思路有许多可借鉴可参照的案例,拿来实践,不断运用,直到内化,
平时做好记录非常重要,通过有结构化的归纳,搭建好个人知识管理体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就是不断的丰富自己解决问题的兵器库。
让时间见证,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当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便会无限接近自己的目标,学习也将越来越轻松,才算是真正实现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