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的初秋,阴天多于晴天,已经有些寒冷,常常半夜一阵电闪雷鸣,一阵萧瑟秋雨,第二天早上或是懒懒的太阳,或是层层的雾霾。天气总是映射着生活,慢慢习惯了多变的天气,也慢慢习惯了国科大的生活,不觉间,十月就要过去了。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很多已经在职场上拼搏,操劳起生活的压力。有时候想想自己,至今躲在学校的小圈里就像长不大的孩子,暗自庆幸的同时又害怕错过什么。有时候又回忆起考研的时光,感觉命运是那么的精雕细刻,很多细节都会导致不是现在的自己,大概还是有些惆怅,但已经没有了对过去的任何如果。后来索性不去多想,毕竟改变不了什么,坐在国科大拥挤的教室里,除了难懂的课程,其他的一切都变得不需要思考了。
和大学相比,国科大的生活同样简单甚至单调。不同的是,每天经过苦恼的课程后,能回到安静的寝室,在一个人的空间,思考,学习或是休息,一切都很自由和放松。选的几门课越来越难懂,英语课件看不懂,计算机课程没基础,还有最烦人的编程。老师都是很牛的老师,牛到我们这些学渣无法理解的境界。唯一一节集中精力听得津津有味的课是人大来的教授讲的文化软实力。。后来知道中科院的同学们和我们上着同样的课,平时却还有导师另外的任务,想想我们本都是同一水平的人,总觉得自己可以也应该更忙更用力,然后学会更多实用的东西。
开学便开始重新回归篮球场,但已找不到当年那个可以灵活奔跑的少年,虽然参加了班里的篮球队,然而倍受打击一蹶不振。加上赛前不幸崴脚,进而腿伤复发,只能无奈再次退出球场。后来发现到学校的羽毛球馆打羽毛球或者台球也是不错的选择,也会到游泳馆去学游泳,甚至会到操场上跑跑步,仔细一想业余生活还挺丰富,只是天气渐寒北京的雾霾也实在严重。而我想做的,也不只是锻炼身体,而是想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并从中获取自信。值得一提的是,寝室十个人中大神牛人不断涌现,除了搞音乐制作又发行单曲的音乐人,篮球场上飘逸潇洒收获迷妹的运动健将,还有拍照专业角度独特画面唯美的摄影爱好者,歌声动人唱响国科大的歌手。。。怎么都这么牛逼呢?哦,对,我也一定有什么过人的天赋还没有被发掘出来,恩,一定是这样的!
国庆节加入六所旅游团在北京玩了两天,第一天去了红螺寺爬山,风景很不错,我们都走在“青春路”上,一点都不累。然后去怀柔城里看了场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很虐很感动,太喜欢以至于晚上回来还摘抄了一波笔记。第二天去了市区,天安门前人挤人,王府井的炸酱面又贵又难吃,动物园更是人满为患。这就是北京,我也作为人海中渺小的一滴体验过了。其实还想去北京的好多地方玩,然而学校太远,而且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再也没有过一个人去旅行的想法,甚至觉得那样简直孤独的可怕,以前的自己真的强。也许是因为独处的时间已经够多,更需要和朋友们一起的快乐吧。很多东西,随着经历和成长不断变化,无关好坏对错。
来北京这两个月,还有很大的一点改变是消费观念的变化,一方面是受周围这些城里人的影响,一方面总觉得应该更成熟,更大气,更果断。于是网购还是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不过幸亏我对于白条或者分期付款这一做法还很保守,否则会惯坏自己吧。还买了两套书,一套笑傲江湖,一本白夜行,都很好看,尤其是白夜行的深刻给我很强的震撼。看完笑傲江湖后急着找电视剧看,结果陈乔恩版的真的改编过于浮夸,没敢仔细看。后来想到本来看电视剧是为了让自己的想象得到印证,可是也有电视剧拍的真的好,结果看的忘了自己读小说时的想象,以至于等于白看了小说,这就很不好了。所以有的书还是要多看几遍,不能忘了最初的感觉。
还有一个话题就是交朋友,很想拓展自己的朋友圈让生活更加丰富,于是参加了篮球裁判协会,但是不久便随着永政的遛弯选择了放弃,我这个性格真的废物,太被动。然后就是关于爱情,在变得理性的同时,却也多了几分胆怯。有一点观念的变化是不那么相信缘分的安排了,单身只是因为不够优秀,不管是外表还是内在。所以更加的坦然了,因为还需要很多努力才能有实力。
有位老师说,都研究生了,就不要那么在乎成绩了。很有道理嘛,如果简单机械的上课写作业考试,那和小学生又有什么分别呢?其实老师的意思应该是说我们要更偏重于知识的实用性,即在实践中学习,不能太在意书面题目的答案。我想,那在学习的同时,应该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吧。读课外书,自学更实用的知识,哦对,发现自己的天赋,寻找适合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