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这句话出自《史记》的《商君列传》,商君是谁不用多说了,大咖一个!
这句话的份量自是不轻,也就是说:“千人唯唯诺诺的顺从,也不如一个直言不讳的人。”当然了,这是说的朝堂之上为主!
虽说是以朝堂之上为基础而言说的思想语句,可是道理却是可以通用于任何人际关系!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需要注意,自古谏言之人,必须知道可行与否,如果面南之人是个昏庸无能而又远贤人的人,那么你说什么都没用,那样只会造成找死才有的后果!
其实咱们想想身边人对别人的意见是怎么处理的就知道了,君王也是俗人一个,与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人的本性中更多是喜好顺从的人,至少可以说是有这个偏好的,比如和珅,比如一些死太监,又比如一些吹嘘为能的小人,他们为什么可以获得正直之人不可得的好处?就是因为掌握大权的人有人普遍的这个弱点!
但是,我们不要认为当权者不明白他们那些人的小心思,只不过他们太享受那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而已,久而久之就得意忘形了,造成难以控制的局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自古咱们不是还有一句话吗,叫做“良药苦口利于病!”之所以有这句话,就是因为很多人听不得正直之人的如实之谏!
咱们想想就知道了,如果一个朝堂之上都是说顺承话的,那么要他们干嘛?皇帝直接发布号令就得了!
一个人再厉害,那也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有漏洞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文臣武将不能弥补或者指正,那么国家该如何昌盛,甚至难保此时状态!
其实看看历史就知道了,但凡明君一朝,几乎都有直谏敢言之臣,唐朝的魏征、褚遂良不就是?因此还留下了以人为镜的思考!
其实不用看正史,影视剧中表现这些的也很多,这就证明了人对这些的思考!
比如《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晓岚,他连皇帝都敢骂,只不过骂的方式不同而已,这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也就是我们说的骂人不带脏字!
又比如《宰相刘罗锅》中的刘墉,他可是与和珅和皇帝斗智斗勇的经典,他能想尽一切办法,把实际情况让当权者了解!
当然了,当权者自知道他们的好处,否则谁愿意留着一个整天让自己憋气的人阿,随便找个理由就能当个蚊子一样拍死了!
所以对于明智的人,身边留着一士谔谔这种表达的存在是必要的,因为谁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混蛋!
但是,无论是哪种谏言都必须把握机会,还得掌握技巧,否则好事不成,反而会对自己造成伤害,那就悲剧了!
这可能就是立帝王的时候选择立一个笨一点的,也绝不会立一个昏人的原因吧!毕竟智者自古就不多,笨一点的人有正且智的人辅助,一样可以成就大事。但是,昏人就听不进去逆耳忠言了,而且自己又没有才智,结果就是把人性的劣根性发挥到极致,最终国将不国的状态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