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这句话出自《史记》的《商君列传》,商君是谁不用多说了,大咖一个!

这句话的份量自是不轻,也就是说:“千人唯唯诺诺的顺从,也不如一个直言不讳的人。”当然了,这是说的朝堂之上为主!

虽说是以朝堂之上为基础而言说的思想语句,可是道理却是可以通用于任何人际关系!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需要注意,自古谏言之人,必须知道可行与否,如果面南之人是个昏庸无能而又远贤人的人,那么你说什么都没用,那样只会造成找死才有的后果!

其实咱们想想身边人对别人的意见是怎么处理的就知道了,君王也是俗人一个,与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人的本性中更多是喜好顺从的人,至少可以说是有这个偏好的,比如和珅,比如一些死太监,又比如一些吹嘘为能的小人,他们为什么可以获得正直之人不可得的好处?就是因为掌握大权的人有人普遍的这个弱点!

但是,我们不要认为当权者不明白他们那些人的小心思,只不过他们太享受那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而已,久而久之就得意忘形了,造成难以控制的局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自古咱们不是还有一句话吗,叫做“良药苦口利于病!”之所以有这句话,就是因为很多人听不得正直之人的如实之谏!

咱们想想就知道了,如果一个朝堂之上都是说顺承话的,那么要他们干嘛?皇帝直接发布号令就得了!

一个人再厉害,那也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有漏洞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文臣武将不能弥补或者指正,那么国家该如何昌盛,甚至难保此时状态!

其实看看历史就知道了,但凡明君一朝,几乎都有直谏敢言之臣,唐朝的魏征、褚遂良不就是?因此还留下了以人为镜的思考!

其实不用看正史,影视剧中表现这些的也很多,这就证明了人对这些的思考!

比如《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晓岚,他连皇帝都敢骂,只不过骂的方式不同而已,这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也就是我们说的骂人不带脏字!

又比如《宰相刘罗锅》中的刘墉,他可是与和珅和皇帝斗智斗勇的经典,他能想尽一切办法,把实际情况让当权者了解!

当然了,当权者自知道他们的好处,否则谁愿意留着一个整天让自己憋气的人阿,随便找个理由就能当个蚊子一样拍死了!

所以对于明智的人,身边留着一士谔谔这种表达的存在是必要的,因为谁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混蛋!

但是,无论是哪种谏言都必须把握机会,还得掌握技巧,否则好事不成,反而会对自己造成伤害,那就悲剧了!

这可能就是立帝王的时候选择立一个笨一点的,也绝不会立一个昏人的原因吧!毕竟智者自古就不多,笨一点的人有正且智的人辅助,一样可以成就大事。但是,昏人就听不进去逆耳忠言了,而且自己又没有才智,结果就是把人性的劣根性发挥到极致,最终国将不国的状态就出现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几天,跟学《熊逸讲透资治通鉴》,进度到了商鞅之死。 大家知道,商鞅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改革家,协助秦孝公在秦国大刀...
    寒江雪2020阅读 5,105评论 6 55
  • 【释义】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同“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出处 最初作“千人之诺诺”。《...
    深夜笔厨阅读 4,567评论 0 0
  • 昨天,我偶然看到书记的一段讲话: 一些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受到处罚,几乎都谈到班子内部监督不够,说没人提醒我,如果当...
    奋蹄阅读 6,682评论 0 2
  • “皇上,您万万不可出宫啊!这宫外到处都是江湖术士,万一伤着您龙体。这朝廷怎么办?这江山社稷怎么办?还请皇上三思。...
    冯量阅读 4,140评论 0 1
  • 厚黑学在近些年颇为流行,无论在官场还是商界,都把它当作成功之路的行动指南,领悟到的可以官运亨通,财源滚滚,官商道路...
    若森知道阅读 5,68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