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老公的发小聚会时,老公无意中说出我很喜欢买书,家中的藏书太多了,同时我也爱写。
老公的发小说,为什么不在手机上读书呢?手机上也有很多免费的读书软件,可以读很多书,这样子的也一样呀。
我说,手机上读书我也读。只是在手机上,我大多喜欢读一些网络书。一旦读一些经典的、比较有感兴趣的书时,我还是喜欢买下来,读纸质的书,因为这样更有感觉,而且方便记笔记,同时记忆更深刻。
确实如此,儿子在高考的复习当中也发现了。他说,他一边看书,一边记单词,这样很容易记,而且记得牢。如果只拿着手机去读背单词时,他的记忆就不是那么深刻了。
《卡片》也提到,在一项小规模研究中的发现,两组学生分别以手写和电脑方式记录笔记,在记忆数量上没有区别,但在对内容的理解水平上,手写笔记的方式要好很多,并且这种优势在一周之后仍然很明显。
这是因为用电脑时码字速度快,是条件反射般地输入,只是做到了眼到和手到;手写速度远不及电脑,做不到逐字逐句记录,就只能快速理解消化后,再简略书写,两者之间差着一个思考即心到的过程。
许多文学大家都提到:读书要三到:眼到、手到和心到。一边用眼晴去读书,一边用手记笔记,一边在心里默默思考。
所以当读书记录笔记时,如果能手写就别敲键盘;或者用电子版记录以后,记得再回看以加深理解。
卡片盒使得我们在阅读和记笔记时更有选择性,而唯一的选择标准是它们能否对卡片盒中的讨论构成补充,即它们是否与已有的笔记存在联系,或者可能在将来产生某种联系。
能够促进卡片盒中的论点不断发展的东西包括各个方面:既可以是对已有内容的补充,也可以是与已有内容相矛盾的东西;既可以是对一个看似显而易见的想法的质疑,也可以是对一个论点的区分。
所以手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写下来,才有助于真正理解。“会记笔记,就会写作”,让我们即刻就开启笔记定存,告别从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