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女孩子初三,出现躯体症状,休学2年,小学成绩优秀,初一下半学期出现 状况,压力大的时候吃了吐。初三复学后开始跟班上课,之前两年是自己在家学习,考试最差也在80分以上。
妈妈说:自己的情绪容易被孩子带走,自己对自己不接纳。妈妈对自己要求非常高,对孩子要求也非常高。妈妈说孩子智商高,情商不高,想引领孩子。觉得孩子情绪非常大,难以适应环境,孩子情绪是由于压力带来的。复课后,对孩子适应学校环境非常担忧,特别心慌。(孩子基本能正常上课,偶尔会下午觉得累,会休息一节课)。孩子压力大的时候,心情不要的时候,吃了吐(厌食症,身体特别廋)。(以前一直喝药,已经有半年没有喝药了。没有吃药以后,体重也没有下降)。妈妈觉得做了很多,改变不了孩子的状况。现在是孩子吐的时候,不去看,相信孩子,靠孩子自己。妈妈接纳孩子程度80%。
高期待的后果:整个咨询过程中,能感受到妈妈还是非常期待孩子能多学习一会儿,孩子的成绩还是妈妈非常担忧的。孩子在小学成绩非常优异,对自己要求非常高,到了初中后,优秀学生多了,学科也多了,孩子一时无法接受自己不优秀,压力非常大,开始身体出现症状。
期待之伤:妈妈把自己高期待投射到孩子身上了,孩子因为忠于妈妈(妈妈全职在家陪伴孩子),孩子对自己要求也是非常好。但达不到自己的期待的时候,压力开始出现,开始是情绪非常大,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开始有身体症状。这些信息都在提醒需要对原来的高期待模式做出调整了。可是成绩高于一切,其它都不重要,结果就是身体无法承受这份重。因为已经无法上学,妈妈不得不做出调整,开始关心孩子。孩子症状开始缓和。
根源不除,问题继续:可是妈妈并没有意识到对孩子期待之重,孩子现在孩子好点了,妈妈又开始要求孩子成绩。明面不说,可是字里行间还是能感受到妈妈对成绩的期待。如果这位妈妈继续期待下去,后果可想而知。
高期待就是高伤害,没有一个人能做到期待那样,特别是期待的只有童话中实现时,就会做无谓的消耗,让你精疲力竭而没有结果。同时因为这个期待满足又产生下个期待。何时休!何时休!何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