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封印》:第十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一)
电影是个大世界。大到什么程度?
无所不包。
这是我看完《第七封印》后的突出感受。
这种感受,来自本片的晦涩难懂。据说这是电影学院教授们谆谆告诫学生,最好30岁之后再看的电影。
我今年45岁,看这部电影仍然一头雾水,仍然要借助专业人士的讲解,才仿佛拨云见日。
于是产生两个层面的感慨。一是专业认知方面。自己对电影的见识还是太局限了。二是人生体验方面。自己的生命阅历还是太肤浅了。
不过并不沮丧,反而窃喜。一个人在人生的任何阶段见识到艺术和人生的边界都为时不晚。
因此,对大师的敬畏油然而生。
(二)
本片讲述欧洲中世纪一位十字军骑士东征返乡时一路的经历与见闻。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是瑞典电影大师,属于世界电影史上排名前几位的杰出艺术家。
对普通观众而言,伯格曼的电影高不可攀,因为太深刻、太艺术,也太完美了,达到了一个顶峰。
这和伯格曼以艺术为信仰,借助电影手段探讨哲学、宗教等主题的执着追求有关。他特立独行的做派,是一个艺术大师彻底不与世俗妥协的典范。
换句话说,伯格曼用一生的成就告诉我们,电影除了提供游乐场、马戏团般的大众娱乐,以及反映尖锐的或重大的社会问题之外,也可以用来创造与莫扎特、毕加索们的作品并驾齐驱的高雅艺术。
所以,观看伯格曼的电影,对我来说,是触摸电影艺术边界的难得体验。
那么,用电影来搞艺术的伯格曼,究竟做到了什么地步呢?
(三)
首先是故事方面的充满象征和隐喻。
骑士与死神下棋,是最明显的一个隐喻。死神如期而至,要履行使命带走骑士,而骑士与死神周旋,借下棋打动死神,并且胜了一局,因而延缓了生命。
这个隐喻意味深长。特别是骑士与死神的对话透露出的信息。骑士在教堂忏悔时,承认自己在棋局中设计圈套骗过了死神,而假扮神父的死神恰恰听到了骑士的话。真是有趣。
于是死神不再上当,最后赢了骑士。一切就此结束。
不过,虽然骑士在劫难逃,却为一对演员夫妇赢得逃生机会,他们带着孩子逃到海边,迎来了新生活。这也非常耐人寻味。我们可以对应现实生活,揣摩其中深意。
整部电影由这样机智的故事组成,可谓处处玄机。
其次是摄影、表演等方面的充满个性与张力。
黑白摄影独具魅力。彩色,特别是3D电影看多了,突然接触这种还原到粗粝、单纯至简境界的视觉天地,配合欧洲中世纪的历史背景,有一种与世界本源猝然相遇的陌生和惊喜感。
陌生感、疏离感、奇异感、神秘感……这些感受混合成一种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这是影像艺术的独特功效。
演员的表演,是一种舞台剧式的激情澎湃的风格。大概熟悉莎翁戏剧的观众会感到似曾相识。
大概为了突出思辨色彩,演员的表现有时相当怪异,夸张而荒诞。当小丑演员看到圣母携圣子出现,他的表情呈现难以形容的狂喜;而当他在影片结尾目睹死神之舞,他的表情则是悲哀混合着难以置信。
最后还有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的精心还原。
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时代的风貌,在导演精心布局下,以学者般严谨的细节冲撞观众的心灵。
最典型的是教父布道一场戏,他率领大批演员惟妙惟肖地重现圣经中的各种惩罚场面,然后当众发表演说。这时听众们年龄、身份不同,动作、表情各异,如果深思一下宗教信仰对人们精神世界发生影响的不同情形,你就会忍不住兴味盎然地反复重放并咂摸这些片段。伟大的导演,大概就是在细节所承载的思想容量方面异乎常人吧。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形式,究竟可以前卫成什么样子?伯格曼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的兼容并包的大师风范。萨特、卡夫卡、弗洛伊德……这里都有,尽管耐心去寻找吧。对电影论文写作者而言,他的电影简直是无穷无尽的素材宝库。
艺术电影的边界就在这里,从这里得到你想要的冲击与震撼之后,再回到那些庸俗的劣质品中,你将瞬间闻出什么是臭气熏天的垃圾。
(四)
本片思想上的深刻,与艺术上的精湛相得益彰。
这是一部探讨信仰与宗教主题的作品。这类作品绕不开的永恒话题,就是死亡。
死亡,是人生的边界。
为什么只有带着个一岁男孩的演员夫妇最后逃脱了死神的追踪?因为生命的自然延续吗?
为什么另外两对夫妇难以幸免于厄运?只因为他们没有子嗣么?
影片中的孤女,在被死神的阴影笼罩时,说出“一切都结束了”的台词时,我感到脊背发凉。
人类智者提出了“向死而生”的命题,应对永恒之死亡的巨大虚无。
以生之狂欢,冲淡死之恐惧;以遗忘的姿态,抗拒末日审判。明悟这一点,你就了然了人生的边界——既然人终有一死,无人能逃脱死神的追杀,那么何妨与之对弈一场,以人类的智慧挑战早已注定的命运?
在与死神勇敢对弈的过程中,人之为人的尊严与荣耀便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