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从一个跑步教练岳母的故事说起,阿姨年轻时喜欢打羽毛球,如今年过五十,双膝积水,被数家医院宣布下半生以静养静坐为主,不仅不能运动,还必须减少散步的频率。这对一个热爱运动的人来说是一定是极为痛苦的。后来的故事,是经过张老师循序渐进的指导和训练,阿姨恢复了运动,而且在6个月的时点上,参加了一次半程马拉松并跑完全程。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是我们一般人遭遇了上述情况,我们是否有体验这神奇逆转的机会?
这里稍微解答一下读者的疑问,上述案例里的教练是张展晖教练,他著有一本名为《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并在樊登读书会app里有一个《掌控身体20课》的小课程。他对岳母的指导内容大致包括了膝盖功能的恢复,拉伸训练、重心前倾、落地姿势等一系列科学训练,让一个在医学上的难题被运动康复科学所解决。这就是认知上的升级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红利。
何为认知边界?简言之就是我们知识储备的临界点,超出自我认知边界,就是我们的认知盲区,这个区域的所有东西我们可能一知半解,也可能闻所未闻,核心点就是我们无法利用这个区域的认知所带来的好处。
我们这一生都在为我们的认知缺陷买单。年少时不知道读书,中年后疯狂恶补;情商低到人神共愤,可能被迫单身;在单位不知道靠谱是被领导器重的基础,努力数年也无法晋升;偶入股市学会两个上升状态的K线形态,就把所有积蓄悉数投入,从而一贫如洗;朋友圈子十年不变,聚会大多在谈论家长里短。这里面大多数都是我曾经因为认知缺陷而踩过的大坑,因此也感慨拓展认知边界何等重要。
现实中有两种现象都值得我们为之做足准备,一个是黑天鹅,一个是灰犀牛,黑天鹅大家都懂,预料之外的天灾人祸;而灰犀牛,就是明知道很重要但却不紧急的事项,是可以预见的。认知边界就在灰犀牛范畴,它是那么重要而影响巨大,乃至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才恍然醒悟而又拍腿叫冤,因为我们原本是可以通过学习或者准备彻底避免的。
认知和能力,二者相辅相成,也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因为自己哪方面的能力差而放弃相关的目标。刻意练习理论认为,任何技能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而获得。注意,这里有两点:任何技能和刻意练习。任何技能,包括演讲能力、外语能力、搭讪能力、拍照技能,甚至情商等,都可以获得。刻意练习的意思绝不仅仅是简单重复,而是有步骤有章法有重点的专业训练。一般讲来,每天3个小时的某项技能练习,每年1000小时,十年10000小时,足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也就是中国古人讲的十年磨一剑。
我们现代人缺的其实不是能力,而是动力;缺的不是方法,而是注意力。现在信息渠道何等发达,一篇文章可以在一夜之间传遍网络,一件新闻可以很快家喻户晓,你几乎可以在互联网或者朋友圈搜罗到任何想要的信息。也恰巧是因为这个时代太快了,快得让人应接不暇,快带给我们很多好处的同时,也让我们焦虑不安。很多人的成功带来的也绝不仅仅是对我们自身的激励,还有内心的不安。各种娱乐app给我们提供了各种消遣途径,也侵占了我们大量闲暇时间,自己看看手机设置里的软件使用时间就很清楚了。按照经济学理论,沉没成本不是成本,以前花的时间就随它去吧,从当下开始,不要再让自己的时间白白流失了,管得住自己的注意力,才有拓展认知的机会。
认知是有层级的,画一个坐标轴就再清楚不过了,横轴是知道和不知道,纵轴是知道的事和不知道的事,从低到高依次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知道。我们也可以看看自己处于哪个阶段,我自己处于第二阶段,在努力向第三阶段过渡,孔夫子在第四阶段笑看芸芸众生。很多人在聊天的时候都会提到一句话:回头看去年的你,如果你不觉得那时傻X,那么现在的你一定很傻X。话糙理不糙,我深以为然。当我们开始努力提升自我认知的时候,想到以前的事情我们一定会泯然一笑,稍微轻一点的自我评论肯定是:不成熟。
那么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高效拓展认知边界,这里提供三个工具:书、互联网和与人交流。看书是学习一个领域知识最有效的方式,作者写书都是倾尽毕生所学,优中选优向读者呈现干货的。这里需要提示的是对书本要进行甄选,毕竟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选书的途径可以是以书选书,作者在书中推荐的书,按图索骥进行购买;或者是让朋友推荐,再或者是上豆瓣等工具搜索并看。互联网搜索是一个非常有用而高效的方式,可以迅速通过搜索引擎、专业网站或课程获得专业知识,精准度很高。与人交流是思维碰撞的好方法,除了可以获得对方的知识以外,还可以学习到对方的看问题的角度,思维方式等。
最后,祝我们不断打怪升级,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