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日 阳明病概要(续)

9.1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

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

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阳明病有三种:

1.太阳阳明,是睥约。

2.正阳阳明,胃家实。

3.少阳阳明,是津液不足的大便难。

因为麻子仁为那个的做法上觉得好像是有一个外面很强的这个运作的过程把水都轴光,所以它要一点水回来,他说这样子叫做脾约,用的是麻子仁丸。

9.2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9.3 问曰:何缘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不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9.4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阳明病的提纲:不怕冷觉得燥热,觉得发热、怕热,这是阳明病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这个主症。内证,就是里面塞了大便,痞满燥屎,转矢气,放屁。

9.5问曰:病有得之一曰,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曰,恶寒将于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怕冷的是病邪还在太阳区块的时候,他有太阳区块的那种主观感受。可是,既然到了阳明区块了,他就会慢慢归并到阳明区块,所以在差不多一天的时间里头,太阳的症状会慢慢稀薄掉,然后归并到阳明去,所以就一天,接下来就不会再怕冷了,接下来就开始冒汗发高烧。

9.6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阳明是中央属土,土是人体这个好像一个最缓和的气,所以什么气到了这边,都不会再往别的地方去了。所以一开始虽然有点怕冷,但是过两天之后就都会归并在这个地方了。

太阳转阳明特征

9.7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9.8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一个人本来感冒是流不出汗的,可是过了两天渐渐看见他,皮肤上面那种碎碎的汗珠开始出来了,然后他一滴一滴形成了。那感冒已经从A区转到B区块了。

9.9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者,此为不传也。

如果这个脉好像很安静的,维持原状不改变的,就是这个病邪没有在继续蔓延。

9.10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统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鞕者,为阳明病也。

太阴就是黄疸病,湿气很重。小便不利。

阳明就是大便干燥病。

如果这个人是尿尿很顺的,就没办法发黄,因为黄需要湿热停留在里面,那湿排得掉的话,那就不能黄,但是热却还在那里。到了七八天,大便发硬了,大便越抽越干。那热还在,于是,湿热就变成黄病,热盛到最后变成干燥,结果就变成形成了阳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