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苏粉,勿读此书
两天看完了《黄楼观风》,看标题时期待满满,刚阅读时些许失望。读着读着,感觉还不错啊。读完之后,庆幸自己没有放弃阅读。
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时,吸引住我的关键词,是苏轼。
在古代文人中,苏轼大约是圈粉最多的一个,尤其是近些年来,疲惫、乏力占据了心头,苏轼经坎坷而达观的心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情绪价值,说白了,还不是那种苏轼当年可比我惨多了的念头。而且为我们的情绪抒发写好了吟咏的句子。什么“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什么“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还有那“此心安处是吾乡”,老夫聊发少年狂,“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安慰了多少低落破碎的灵魂。
《黄楼观风》一书以时间为线,从苏轼改知徐州开始的熙宁十年(1077年)开始,历数了苏轼在徐州度过的三年光阴,元丰二年三月,徐州任期未满,又接到新的任命——任湖州知州。苏学士的此后人生凶险万端,便遭遇了我们熟知的乌台诗案了。
一个拥有治国安邦之才的地方长官。熙宁十年的重阳节,相约就菊花的客人未到,黄河水却将徐州城围住,据报,城外之水比城内平底高出一丈九寸。苏轼身披蓑衣,勘察筑堤地形。冒雨登上城墙,向欲向外逃生的富人们大声疾呼——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并且冒着获罪的风险亲自到兵营说服禁卒首领调派兵丁筑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