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好一个艳阳天,我和女儿登南岳衡山,露营了一晚;观日出和云海回来,累的休息了两天。我们也读了红楼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从五、六回开始,红楼大观之主要人物已相继登场,而后小人物越来越多;初读红楼之时,我较关注的是宝黛钗的故事,现在女儿也是这样。比如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她就印象不深;送宫花一节,只关注到最后才送给黛玉。
曹氏红楼故事的设定确实精巧;我们看看周瑞家的送了刘姥姥,往梨香院来回王夫人话。与宝钗聊天,因那种病发了(无名之症: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引出宝钗治病的神奇海上方儿;那癞头和尚说下的叫‘冷香丸’。想起脂砚斋赞云:“历着炎凉,知著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故名曰冷香丸。又以谓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者。”以此巧妙地嵌入了宝钗的性格和命运:阅尽世态炎凉,遍尝人间甘苦。
而“凡用十二字样,皆照应十二钗。”曹氏红楼写薄命女子,天下第一奇书,可见一斑;这冷香丸并不只针对宝钗一人,乃点化所有悲剧女子的药方,在此就不赘述了。
周瑞家的回了刘姥姥之事,方欲退出,被薛姨妈叫住,去给姐妹们送宫花;这里插入了王夫人的丫鬟金钏儿和“真事隐”之女英莲,即香菱,皆是薄命女子也。
周瑞家的顺路先给迎、探、惜三姐妹送完了宫花;便往凤姐儿处来。…只听那边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即谓贾琏戏熙凤也。周瑞家的这才往贾母这边来;…见他女儿打扮着才从他婆家来,这女婿即冷子兴也。因女婿和人纷争,女儿急急来求;而国公府的大管家,见识当然不凡也,…小人儿家没经过什么事,就急得你这样了。
周瑞家的到黛玉房中送宫花,而黛玉在宝玉房中大家解九连环玩;问起是单送的,还是姑娘们都有?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而引得黛玉冷笑,此也谓可巧矣。这宫花是宝钗选秀女失败的安慰奖,而送宫花也宣告宝钗可婚配了;以周瑞家的眼里来展现贾府平时的生活状态和各人物的性格。黛玉敏感多疑、尖酸刻薄的形象,周瑞家的势利眼都跃然纸上;这送宫花事件不可谓曹氏红楼的点睛之笔也。
次日,凤姐带宝玉进宁府,尤氏秦氏婆媳两个接出仪门;记得初读红楼,我较喜欢这段宝玉会秦钟的。你看:小后生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这叔侄相会,竟然“一见钟情”,真是宝玉的一个“情种”也。一个叹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另一个恨偏生于清寒之家,不能与他耳鬓交接…。二人你言我语,十来句后,越觉亲密起来。用女儿的话说,宝玉又成渣男了;而二人倾心,这“情种”亦谋得与宝玉伴读。曹氏红楼“大旨谈情”,而“情种”亦名秦鲸卿;其与宝玉的“情经情”后回即一一展开。
而这回的故事还有一个小人物登场亮相,不可不谓精彩。天黑了,尤氏说:“先派两个小子送了这秦相公家去。”而外头派了焦大,想来这焦大有九十高龄吧。我初次读红楼时,也被焦大骂的而不喜宁府之人吧;你看这老奴跟着宁国公贾演出过三四回兵的,并从死人堆里背出太爷的。而今你珍大哥哥也不理他…全当一个死的就完了。大总管赖二这夜半还派老奴送人?不如凤姐有主意:何不打发他远远的庄子上去就完了。
这焦大骂街自然也就骂的精彩无比了;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其实也就是从这里才知道了婚礼上,为什么往公公脸上抹锅灰之意。曹氏红楼的众生相也可见一斑了,正是: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