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家大儿子虽然已成年,但现在在外地上学也经常不在身边,我就想着,也要给孩子一个节日的惊喜和祝福,虽然成年了,在我们心中也是孩子呀。
我昨天就想好了该怎么说和做,一方面是因为我非常注重仪式感,另一方面我深知儿子在我心目中的分量。
于是在今天6月1日的早晨6:01,我给儿子发了一个红包并配上一条信息,信息不长,因为男孩子不喜欢妈妈啰嗦,但我觉得我写的也足够真诚了。
儿子,愿你千帆阅尽,归来仍少年!
以后妈妈把你当成人一样尊重,当高人一样崇拜,当孩子一样关爱[拥抱][拥抱][拥抱]
然后我又把自己的这一行为分享了白富美群,于是还有两三个姐妹也给闺女发红包了,几个闺女们都给妈妈回了一大串信息,表达惊喜,表达感动,表达谢谢老妈,表达爱老妈,而我收到的儿子的信息只有三个字:“谢谢妈+一朵玫瑰花”。
说实话,那一瞬间心里真的有失落,又好气又好笑,我为啥养了个儿子呀?发个信息比金子还贵重,向来都是我给他发一堆,他给我回一个,古灵精怪的女儿多好呀,把妈妈哄的团团转,又激起了我想要小棉袄的心情,真的对有女儿的妈妈满怀羡慕和嫉妒。
早晨在白富美群里互动的时光,随着运动结束也结束了,投入了一天的工作,直到下午上完课,我又忽然间想到了发红包,几个孩子回复不一样这件事。
我就在问自己:
①我为什么非常想要儿子的“甜言蜜语”?
→我分析自己内心的想法应该是:我在付出,我想要回报,而且想要高质量的回报(我希望的方式回报,给我说好听话)
→我这还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吗?这明显的是想要等比例回报的爱。
觉察一下我是妈妈的角色,我对儿子就要“你虐我千百遍,我也要待你如初恋”般的接纳和无条件的爱。
这个问题想明白,当妈的永远要包容承载,厚德载物,不为小事斤斤计较去消耗孩子,他爱怎样回就让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回,母子之间相处舒服自然才是最重要的。
②如果我给儿子发个红包和信息,儿子给我回复:妈妈真好,我好爱好爱你呀!我真的高兴吗?
→也许我会觉得他很幼稚,这样的语言像几岁的儿童。
如果儿子给我回一大串的信息和表情,我又会怎么想呢?
→又会不会觉得男孩子这样有点太腻歪了,男孩就该有男孩的样子。
所以我终于明白了,我之所以非常羡慕几个闺女那样回复信息,其实是因为别人有的我就想有,但并不是我真正需要的。
我好像有一瞬间的顿悟,知道了“想要”和“需要”的区别。“想要”多与欲望有关(欲望无止境),与攀比有关(别人有的自己也想有)什么都想要会累死人的,而且也是绝对不可能的。而“需要”才是自己要考虑的,适合自己的,其实人实实在在需要的东西也许并不多,而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是可以满足。
之所以花大篇幅记录这个内心的小活动,就是因为我突然间理解了“想要”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