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书读百遍——《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一章

读完本节我的感受

1.有关读书,可能从一开始你就走错了。

2.不管人工智能有多发达,能外包多少工作,思考必须要亲力亲为,更需要不断打磨。

3.学会多少种阅读的方法不重要,要知道阅读是为了增进理解力的。

4.看到别人活的轻松,只是结果,那只是理解与分析所表达的结果。

逐字逐句核心笔记

序言

改写出新版本的目的:

对于学习“如何阅读”这个问题的新观点;

对于复杂的阅读艺术更深的理解与更完整的分析理念;

对于如何弹性运用基本规则做不同形态的阅读(事实上可引申到所有种类的读物上);

对于读书应如金字塔——基础厚实、顶端尖锐等等概念的阐述;

如何阅读一系列相关的书籍并清楚掌握其针对同一主题相互补充与冲突的问题;

对阅读艺术更高水准的要求。

新版本有哪些改变

比较目录很快就能明白。

第二篇,详述“分析阅读”规则的那一篇,与原版很相近,但事实上也经过大幅度的改写;

第一篇,介绍四种不同层次的阅读——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是本书在编排与内容上最基本也最决定性的改变;

第三篇是全书增加最多的部分,详加说明了以不同阅读方法接触不同读物之道——如何阅读实用性与理论性作品、想象的文学(抒情诗、史诗、小说、戏剧)、历史、科学与数学、社会科学与哲学、以及参考书、报章杂志、甚至广告;

第四篇,主题阅读的讨论,则是全新的章节。

前言

这本书是为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作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

“阅读的人”是指那些今天仍然习惯从书写文字中汲取大量资讯,以增进对世界了解的人,就和过去历史上每一个深有教养、智慧的人别无二致。

现在资讯比再版此书时多了更多,也可以发出同样的议题:到底这些新时代的传播媒体是否真能增进我们对自己世界的了解?

在某种范围内,知识也成了理解的先决条件,但“知识”是否那么必然是“理解”的先决条件,可能和一般人的以为有相当差距。我们为了“理解”一件事,并不需要“知道”和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事情。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产生阻碍我们理解力的一个原因是:这些媒体,经过太精心的设计,使得思想形同没有需要了。这样做的目的都在让人不需要面对困难或努力,很容易就整理出“自己”的思绪。

主动的阅读

任何一种阅读都是一种活动,那就必须要有一些主动的活力。既然有阅读主动、被动之对比,此书的目标就是:第一提醒读者,阅读可以是一件多少主动的事;第二要指出的是,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而后作者举例捕手、外野手、投手、打击手来说明作者与读者以及阅读物之间的关系。

主动的阅读包含哪些条件?首先在于阅读者更主动;其次,在于他在阅读中的每一种活动都参与了更多的技巧。这两件事是息息相关的,阅读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就跟写作一样,包含了大量不同的活动。要达成良好的阅读,这些活动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越能运作这些活动,阅读的效果就越好。

阅读的目标: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

你的头脑与书本之间可能会产生两种关系,你在阅读一页页的时候,如果很了解,你就获得了资讯(但你的理解不一定增强)。第二种情况,你知道这本书要说的东西超过了你所了解,因此认为这本书包含了某些能增进你理解的东西。

真正的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

给出所谓的“阅读艺术”定义:这是一个凭借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凭着你自己的心智活动努力阅读,从只有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体会,就像是自我的破茧而出。

两种阅读的目的,为获得资讯而阅读,与为增进理解而阅读。第一种意义是我们自己在阅读报纸、杂志,或其他的东西时,凭我们的阅读技巧与聪明才智,一下子便能融会贯通了;第二种意义是一个人试着读某样他开始并不怎么了解的东西。

为了增进理解而阅读,有两种状况:第一是一开始时不相等的理解程度。其次,阅读的人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一定程度之内。

资讯——>洞察力——>理解力

阅读就是学习:指导型的学习,以及自我发现的学习之间的差异

所谓吸收资讯,就只是知道某件事发生了。想要被启发,就是要去理解,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与其他的事实有什么关联,有什么类似的情况,同类的差异在哪里等等。

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第一种的无知是连字母都没学过,当然无法阅读。第二种的无知却是读错了许多书。

两种类型的学习:指导型的学习,与自我发现的学习。

自我发现的学习是经由研究、调查或在无人指导的状况下,自己深思熟虑的一种学习过程;指导型的学习是“辅助型的自我发现学习”。

思考是指运用我们的头脑去增加知识或理解力,如果说自我发现型的学习与指导型的学习是增加知识的惟二法门时,那么思考一定是在这两种学习当中都会出现的东西。思考只是主动阅读的一部分,一个人还必须运用他的感觉与想象力。一个人必须观察、记忆,在看不到的地方运用想象力。

阅读的艺术包含了所有非辅助型自我发现学习的技巧: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再者当然就是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

老师的出席与缺席

倾听是从一位出现在你眼前的老师学习——一位活生生的老师;

阅读却是跟一位缺席的老师学习。

这本书最主要的目的是,我们离开学校,打算继续学习与发现,如何利用书本来教导我们。

关键词

阅读、记忆、观察、思考、理解、分析、想象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