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需要被拯救。
昨天同一位好友聊天,回忆起我们长大的过程,好像每个人都经历过几件危险的事情,让人觉得能够健康活到今天很不容易。比如,小时候不懂事去游泳差点淹死,又或者生病高烧不退险些丧命。这些偶然的事件,让成长过程变得惊险起来。正如人的身体,人的内心也是如此。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碰到几件对内心影响重大的事件。人在这样那样的创伤中,需要被拯救。
光明绝不仅仅是发现光明的眼睛,还有创造光明的源头。
早上看完了最后几页《心》,让我很想写下感受。这本书一共234页,在我看前230页的时候,我都只体会到了一个道理。人可以被某个人摧毁或拯救。这种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只有如此,夏目漱石大概不堪被评为“国民大作家”。
书中的先生因为爱情,隐瞒自己的好朋友K,也是情敌一些事情,从而获得岳母的首肯,最后虽然自己抱得美人归,但是好朋友却自杀身亡。他往后的人生都被这件事所影响,所折磨。他的生活冷淡、消极,没有希望。他被这件事深深影响。他以为后来可以慢慢从阴影中走出来,但是没有。这出乎了他的意料,也出乎我的意料。爱情本来就是自私的,先生应该不要太过苛责自己。先生被这件事摧毁。
当然,先生年少时期的父母双亡,叔父骗取财产同样是对他的严重打击,这也是让他在后来的爱情中思忖过多,贻误时机,等到K也同样喜欢上自己的心上人,才紧张焦虑起来。最终让自己做了良心不能平复的事。先生是一步步被摧毁的。
先生也曾被拯救。他搬到只有一对母女的家庭生活后的平静温暖,还有婚后和妻子的相爱,都是拯救他的因素。但是,他还是缓慢滑向了不快乐的深渊,最终难以抵挡自己想离开世界的想法。爱人也不能完全拯救先生,这是为什么?
书的最后几页,给了我醍醐灌顶的明朗。明治时代的大背景,让先生迷茫痛苦不得方向。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拯救先生的家庭之爱,夫妻之爱,显得势单力薄,能量弱小,先生走不出朋友K去世留下的阴影,反而愈发严重,而先生对K死亡的反复思考,也让他明白K也大半是因为这样的社会时代现实而困苦无望。人所生活的背景,在一个人的人生中不参与事件,却主导着参与事件的人,看之无形,却聚于人的周围,人生的快乐,在某种视角下,着实不被人自己掌控。
人也被时代所摧毁与拯救,这种力量,比某个人,更强更猛烈更不可估量。《心》里夏目漱石没有评论明治时代,却细微的反映了明治时代,的确不仅写作地精微,还思考地精微。
所以,拿什么拯救你,渺小的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