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江
字/1816
人区别于动物,在于人有情感,有思考,有想法,正是这些想法影响着我们人生的活法和走向。
没有思考的生命是行尸走肉的,是没有生命力的,是平庸和无味的。大凡成功者都是善于思考者,只有善于思考,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问题成为制约我们的难题,帮助我们摆脱成长中的各种困境。
积极思考是人生有意义的重要原则,把这一原则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你就会告别平庸,走向优秀和卓越。
01正确的思考:懂得取舍
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王国葛第士曾经在战车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成功地将结打开。
这时,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之前,不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绳结。
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再和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个孩子在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趾,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还在远处的小镇上。
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剧痛艰难地走到医院。虽然少了一个脚趾,但孩子却保住了性命。
一个人到一家餐馆去应聘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很多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手中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你该怎么办?
这个人回答: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尽力把托盘倒向自己。
结果,这个人被成功录用了。
亚历山大果断地砍断绳结,说明他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
小孩果断舍弃脚趾,以短暂的疼痛换取了生命;
服务员果断地将即将倾倒的托盘投向自己,才保证了顾客的利益。
这些都是正确思考的结果。
在人生的很多时候,特别是一些关键时点,需要正确的思考,只有在正确的思考之下,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取舍,才能赢得人生。
02充分的思考:事半功倍
美团的创始人王兴曾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这是很多人的心态,包括一些年轻人,他们盲目自信,好高骛远,整天忙忙碌碌,却容易陷入低成长的陷阱。
很多时候,这种低成长现象也存在于自己身上,满足于每天肢体的勤奋,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达到哪里?
以为自己在学习、在成长,但反观自己的处境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以为自己的学到知识、技能、素质提升,很多时候都是自我感觉良好,而你的成长对你及周围的人产生了实质性改变吗?
每天,我们接受大量的信息,觉得收获很多,却很少深入思考。
看的东西多了,脑子里塞满了,堆积起来,脑子会一片凌乱,不断接收,没有自己的消化和吸收,整个人就会变得肤浅起来,觉得别人说的都对、都好,自己会容易陷入迷茫、焦虑当中。
解决之道,就在于自己要做充分的思考。唯有自己的深度思考,才能有机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位哈佛大学的教授说:“一天的思考胜于一个星期的蛮干、苦干。”
卢瑟福是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这位大师级的人物,不仅自己对思考极为重视,对自己的学生也是如此的要求。
有一次,他发现一位学生深夜还在做实验,便好奇地问:“你上午在干嘛?”
学生说:“做实验。”
“下午呢?”“做实验。”
卢瑟福听完忍不住皱起眉来,继续追问:
“晚上呢?”
“晚上也在做实验。”
卢瑟福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怒火,斥责道:“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那有什么时间用来思考呢?”
一个学生看似很勤奋,却遭到老师的斥责,看似受到委屈,却是大师在传授做学问的真经。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学习上,学与思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多思考、多提问,我们才能在学习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03认真的执行:思考的归宿
我们要思考,不能用战术上的勤奋代替战略上的懒惰。只有深度思考,才能带来改变和创新。
被称为硅谷的“钢铁侠”的埃隆马斯克提出了“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框架,他告诉我们要打破一切知识的藩篱,回归到事物的本源去思考基础的问题,在不参考经验或者其他的情况下,从物质世界的最本源出发思考事物发展的系统。”
我们获得的知识大部分都是三四手的信息,这些零碎的信息或知识让我们逐渐丧失了善于思考的能力,只有激发思考的魅力,才能让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
在生活和工作,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但更多人会懒于去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是痛苦和纠结的,想是一回事,做的又是另一回事,所以,仅仅思考是不足以改变自己和现实的。
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会善于找到自己和别人身上的优点和缺点,优势和劣势,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一个真正的思考者,会将思考的结果付出实践,用行动来检验、论证、反思所想、再不断迭代自己的思维,在认真执行中去升级思考、去达到更深入的认识自己、解放自己、实现自我真正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只有正确的思考,认真地执行,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