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上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
1、
春,正月十一日,睿宗在南郊祭祀,第一次采用谏议大夫贾曾合祭天地的建议。贾曾,是贾言忠之子。
2、
正月十八日,皇帝前往浐东,亲耕天子籍田。
3、
正月十九日,赦天下;改年号为太极。
4、
正月二十五日,皇上登临安福门,宴请突厥杨我支,召金山公主前来见面。既而皇上传位于太子,婚竟没有结成。
5、
任命左御史大夫窦怀贞、户部尚书岑羲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6、
二月二十二日,废除右御史台。
7、
蒲州刺史萧至忠主动投靠太平公主,公主引荐他为刑部尚书。华州长史蒋钦绪是他的妹夫也,对他说:“以你的才干,何愁不能发达!不要有非分妄求。”萧至忠不回应。蒋钦绪退出后,叹息说:“九代卿族,一朝覆灭,可哀啊可哀!”萧至忠一向有声望,有一次从公主宅第大门出来,遇到宋璟,宋璟说:“这可不是我们所期望的萧君啊。”萧至忠笑道:“宋先生说得对!”于是策马而去。
华杉曰:
萧至忠既有才干又有声望,正如蒋钦绪所言,不要非分妄求,不要参与高层权力斗争,做个“技术官僚”,也不愁不发达。你如果没本事,投靠权贵,那是以小博大;你本身有本事,何必去冒那掉脑袋甚至灭族的风险呢?回报与风险不对等啊!萧至忠后来参与太平公主的兵变密谋,被唐玄宗所杀。但是,在他死后,唐玄宗仍然怀念他的才干。
他就是太急,太浮躁,毫无必要地把自己卷入到“冒险事业”中去。
8、
幽州大都督薛讷镇守幽州二十余年,官吏人民都安居乐业。从未举兵出塞,敌人也不敢来犯。与燕州刺史李琎有矛盾,李琎向刘幽求诋毁他,刘幽求举荐左羽林将军孙佺替代。
三月八日,任命孙佺为幽州大都督,改任薛讷为并州长史。
9、
夏,五月,益州獠人造反。
10、
五月十日,皇上在北郊祭地。
11、
五月十三日,赦天下,改年号为延和。
12、
六月九日,右散骑常侍武攸暨去世,追封为定王,
13、
皇上认为,节愍太子(李重俊)之乱,岑羲有保护之功(冉祖雍诬陷皇帝及太平公主,岑羲及萧至忠疏解),六月十五日,任命岑羲为侍中。
14、
六月二十二日,幽州大都督孙佺与奚部落酋长李大酺战于冷陉,全军覆没。
当时,孙佺率左骁卫将军李楷洛,左威卫将军周以悌发步兵二万、骑兵八千,分为三军,袭击奚部落和契丹。将军乌可利进谏说:“道险而天热,悬军远袭,此去必败。”孙佺说:“薛讷在边疆多年,竟不能为国家恢复营州。如今乘其无备,必定建功。”派李楷洛率骑兵四千为前锋,与奚人骑兵八千遭遇,李楷洛作战不利。孙佺怯懦,不敢救援,引军撤退,敌人乘胜追击,唐兵大败。孙佺背靠山势,结为方陈自保,李大酺派使者对孙佺说:“朝廷既与我和亲,如今大军为何而来?”孙佺说:“我奉皇上敕令,来招慰而已。李楷洛不听指挥,擅自与你作战,请把他斩首谢罪。”李大酺说:“如果是来招慰,那朝廷给的信物在哪里呢?”孙佺收集军中绸缎,得一万余段,连同紫袍、金带、鱼袋全部赠送给李大酺。李大酺说:“请将军南还,不要再互相惊扰。”将士们惧怕,争先恐后的逃走,不成队伍,敌人追击,士卒全部崩溃。孙佺、周以悌被敌人生擒,献于突厥,默啜将他们都斩首。李楷洛、务可利逃脱回来。
华杉曰:
之前薛讷镇守幽州,二十余年从未举兵出塞,敌人也不敢来犯。这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大家相安无事。兵法首先不是战法,而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不是战而胜之之法,而是先胜后战之法。孙佺下车伊始,就口出狂言,说薛讷没有建功,他要为国家收复营州,马上就发动战争,结果全军覆没,更别说他出卖李大酺的卑鄙行为了。他以为镇守边疆就是打仗,却对什么是战争和兵法完全没有概念,结果是惊慌失措,丢了性命。默啜将他斩首,斩得好!他若回到朝廷,也是斩首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