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他在一个容器里。
他被水包围着,却不会感到难以呼吸。实际上,他没有呼吸。
他很安静、很温和地漂浮在水中。他说不出哪边是上,哪边是下。
他听到了一些声音。声音来自于容器外头,透过液体传入他的耳朵,有点低沉,有点朦胧,但是很好听。
他很开心。那是一种最最原始的,没有理由的开心。像一束光,从他的头窜到他的身子里,他的手臂里,他的脚掌里。
他动了动。
容器外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像银铃一般悦耳。
“宝宝动了!天哪他动了!哈哈哈……”
他更开心了。他无法解释这一种情感;不过也许,这就是一种心安的幸福。
(二)
他躺在住院处的病床上。
他的身上连接着各种导管和仪器的探头。他现在还有意识,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就快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当一个人病危的时候,仿佛时间的刻度都发生了奇怪的扭曲。他听着病房墙上挂着的时钟“滴答、滴答”,一会儿很快,一会儿又很慢。他的心跳似乎也和时钟一样时快时慢。
他昏睡了一小会儿;但是醒来发现已经是第二天清晨。
他的身体很痛。他的四肢像被人用电钻钻了进去;他的胸部不规律地起伏着;他的骨头发出阵阵剧痛,像是里头困着可恶的干瘦的生物想要挣脱牢笼。病痛折磨着他。
他将眼睛闭上,试图再次进入沉睡的状态。他睡了好像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但是他睁开眼睛时,墙上的时钟却只走了一刻钟。
他没有什么好期待的了。一年半以前,他患上一种绝症。家里人知道,无论再怎么拯救他都无济于事,但是他们还是坚持了很久。医生说他活不过3个月;但是他还是撑到了一年半。
他不想离开。但是如果一定要离开,他也不会退缩。不能说他是不惧怕死亡的;对于死亡,他的内心更多的是无知的恐惧。不过他明白,离开只是一个或早或晚,但必然会来临的结局。
他在健康的时候,是一个乐观向上、懂得对生活感恩的人。现在的他,也没有怨恨任何人、任何事。
年仅26岁的他,带着病痛活在世上是一种不幸;带着病痛死亡也是一种不幸。
他身边的人很爱他。他的家人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他的前女友即使听了话与他分开,还是会时不时到医院来看望他。
但是,他还没有爱够。
他的年轻的生命,曾经像熊熊燃烧的火焰;现在却被扑灭得只剩下了一丝火星。
他想和家人在一起野餐、看电影;他想和已经成年的朋友们一起幼稚地打闹;他想和那个人在一起,手牵着手,去海边看夕阳;他想当自己头发花白时,躺在扶手椅上,和煦的阳光洒在院子里,亲爱的人们在花丛间奔跑嬉戏。
这个世界他还远远没有爱够。
(三)
在病痛的间隙,他的家人来照顾他了。
他们会时不时应他的要求带来一些东西。他几年前喜欢的游戏机和电脑,都给了他的弟弟。他时常会让弟弟在他床边玩,自己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
妈妈也会给他带来亲手制作的可口饭菜;虽然吃不了多少,他也愿意尽量多吃点。至少在他不知道哪天会离开这里之前,尽量多吃点。
这一次,爸爸递给了他一本书。书的作者是一位外国人,她在写书时已经十分年迈。
这是一本关于梦想的书。
作者的笔触很温和,也很让人内心平静。她将自己平淡无奇的过去娓娓道来,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仿佛都写进了他的心里。
作者出生卑微,但是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她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农场,但所讲的道理却是很多即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没有想明白的。
作者这一生没有过什么特别伟大的追求。她所做的只是爱她所爱的人,爱她身边的一花一草和每一只动物。她也爱自己,始终遵循着本心所向,追寻着内心的梦想。
她在步入老年的时期开始喜爱上了美术。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一名艺术家;她只是因为喜欢,所以去绘画。但是最终她还是一举成名,成为了他人眼中的“成功者”。
但她却始终保持着低调;她所做的,不过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就是遵循本心。在她自己心中,获得财富和名誉与“成功”没有什么关系。不论有没有人买她的画作,她都会始终如一地作画,画她所珍爱的人和事。
(四)
他也曾经迷茫。他高中时很喜欢生物,但是因为家里反对,大学报了一个很受欢迎但是他却不太喜爱的专业。虽然说不讨厌,但是还是缺少了那么一丝热情,缺少了学到新知识的喜悦。
但是好在,他对生物也不再那么执着。在自己悄悄的努力下,他重拾了儿时的梦想,开始进行创作。虽然声名大噪算不上,他也出版了自己的两本书,也有网站和杂志不断发表他的文章。
这么想来,似乎自己没有什么对不起自己的事了。至少他在实现自己梦想的道路上走过。在离开之前,这件曾经看似“不现实”“没有前途”的事,现在才是最重要的了。
看完这本书,他的内心出奇的平静,仿佛病痛都已经离他远去。作者的思想他很欣赏,也很赞同。作者的描述,让他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共鸣。作者的有些经历,甚至看得他热泪盈眶;虽然在作者的描述里,这些经历都是那么平淡而又自然,仿佛不曾发生,又仿佛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
但正是因为如此,这些文字才一遍遍撞进了他的心灵。
他感到一丝丝悲伤,一丝丝无奈。却又感到备受鼓舞,和无比心安。
他想给作者写一封信。他想告诉她,她的文字让他浮躁的心变得笃定。他想问她很多问题,但是他却不需要她给出准确的答案。他希望让她知道,她的经历让这个世界上某个人感动并且感同身受。他想感谢她,他希望她知道后能够开心。
但是,即便他写了这封信,她也无法收到,也无法阅读了。她曾经活过了19世纪,活过了一站二战,一直活到了一百岁,然后在21世纪来临之前安详地离去了。
一瞬间,他惊愕了。
他的脑海里突然出现了奇怪的想法。
也许,他曾经就是那个老妇人。也许,他亲身经历过这书中的一切。也许从未离开过高楼林立的城市的他,曾经在田野间无忧无虑地奔跑过。也许就是他自己,在生命的暮年写下了这本书。也许这本书不为别人而作,仅仅是为了在这最后的时刻出现在自己的生命里。也许这就是为何,他读这本书时,仿佛在阅读自己的心。
想到这里,他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与幸福。他不再害怕了。
当他的家人发现他心跳停止而变得慌乱、悲恸时,他仍然面带着微笑。
他安静又知足地离开了。
仿佛他又回到了那个装满水的容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