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断力》到底讲了些什么?

在开始阅读时,《决断力》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我都不清楚,可是现在我却很想介绍给每一位朋友。

每个人都有面临选择的时候。

最近你的烦恼是什么?

“要工作还是考研?”

“想跳槽,又怕没有现在的好”

“家里人催婚了,过年都不敢回家”

“大宝三岁了,要不要二胎呢?”

   ……

这一类问题的答案通常在利与弊之间摇摆,最后因为两边都有理,结果自然是不了了之。待下次再提起,又是同样的程序再走一遍。

《决断力》分析了决策前后会碰到的思维陷阱,并提供了相应的方法,提醒自己跳出思维定势,从更多新的角度、距离,甚至改变时空去考虑问题。除了选择前,分析和事后的应急预案都有了方法可依。

决断力,本身不会提供直接的答案,但是拥有做决策的能力,可以更有信心地接受自己的选择,而不是把结果交给“赌一把”、“凭运气”的侥幸心理。

决断力可以用一个WRAP流程来概括:

W拓宽选择空间

R把假设放到现实中检验

A留出一段距离来考虑

P做好出错的准备

1)面临选择时

W拓宽选择空间
R把假设放到现实中检验
A留出一段距离来考虑
P做好出错的准备

不要把问题的主要内容作为关注中心,比如“工作”“考研”并不是毕业后仅有的两个选项,有更多其他选择,甚至是这两项选择的综合。孤立地考虑这两个选项,容易陷入做决策时的“思维狭隘”,看不清每一个选项究竟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也可能忽视其他潜在的选择。

- 通过比较选项的机会成本,更容易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在哪里;

- 假设其中一项选项消失,适合正在纠结要不要做某一件事的时候。这件事消失,被迫转移注意力,重新思考,自动调整到重新寻找其他方案。

- 多目标追踪里“二者兼顾”为考虑选项带来了新的选择方法。

这些选项不是单选题,也不是传统的多选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相互转换。比如,预防心态和促进心态对公司度过经济危机的影响。

- 找到那个已帮你解决了问题的人,是直接或间接地参考别人的处理方案。

以前会觉得这像是抄袭,其实借鉴的方式从内部本身寻找到外部寻找,以及用类比、爬梯来寻找创意,都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从无创造出有,是有本事,也可能只是基础的本事;能借鉴已有的丰富资源,可以有效地走得更远,何乐不为呢?

2)对选项进行分析时

W拓宽选择空间
R把假设放到现实中检验
A留出一段距离来考虑
P做好出错的准备

证实倾向促使你去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比如购物时,总是关注营销强调的功能、买家的好评及各种被提及的好处,即使被质疑,也会找出值得剁手的新理由。

我们习惯了质疑别人,却很不容易质疑自己,就是因为平时思考问题都会有证实倾向。

- 把自己认为的“事实”当作一项未知,放到现实中去检验,而不是寻找各种证据去证明“事实”就是事实。最直接的方法是考虑对立面,多站在反面考虑,甚至“催眠”自己,让自己支持反面观点。

- 外视观点更为精确,想要客观看待问题,尽量少把自己代入到环境中去。

- “平均值”“基本比率”不能代替我们做决定,但正确认识它们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减少证实倾向。

- 特写,是对宏观的外视观点的一个修正,把可能模糊掉的具体细节又重新呈现出来。

3)已有决定时

W拓宽选择空间
R把假设放到现实中检验

A留出一段距离来考虑
P做好出错的准备

短期情绪会影响你的判断能力。

- 准备改变时

留出时间来考虑这个决定。

- 10-10-10方法提供了一个反复思考的方法。

- 结合自己的核心价值来考虑——这也是不同人做出不同选择的根本原因。为了能更专注地实践核心价值观,在开始时,可能需要花不少时间在处理次优先级的事情上,这也是留出时间的目的之一。

- 留出距离,可以是空间上的距离,也可以观念上的距离。一句话概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无论如何,增加距离是让我们扩大视野,看得更客观、更全面。

- 准备维持现状时

我们容易有维持现状的偏见,因为人都喜欢熟悉的东西;损失的痛苦大过收益的愉快。当以后有不想改变、停留在舒适区的时候,就要找一找,是什么熟悉的元素,或损失的痛苦,在影响自己做出改变。

4)接受选择后

W拓宽选择空间
R把假设放到现实中检验
A留出一段距离来考虑

P做好出错的准备


未来是不确定的,那是不是因为未知就无力改变了呢?做好出错的准备,并不是坐以待毙,其实应该说是为出错做好准备。

- “书挡”对未来逆境、成功做出预期和准备;

- “绊网”,为自己设置“触发器”、规定行为上限。

当进展缓慢、变化很少(自动驾驶状态)时,“绊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信任流程WRAP

我理解为信任每一次自己的选择。桃总说“每一个选择都是当下最好的选择”。我认为,现实没法重来一遍,所以不同的选择没有办法做对比。只有相信每一次都是当下最好的选择,才有足够信心去应对未来的变化。后悔、犹豫、举棋不定,都在不同程度分散思考未来的精力。



运用决断力的技巧,缓解害怕失败、患得患失的情绪;跳出思维定势;处理过度自信。让不知所措,逐渐向胸有成竹靠近。

面对以后的选择,答案依旧很多,但是我们至少有了不少筛选工具和应急预案。结果谁都无法预测到,但我们有了这么多准备,又怎么会害怕呢?



21天的阅读,转瞬即逝,从担心看不完一本书到翻来覆去看几遍。21天的变化是不少的。


不能说已经养成阅读习惯,打卡、每日一问的活动,促使我不得不每天挤出一个多小时来进行阅读、思考和写感受。事实证明,一个多小时的个人时间,挤一挤还是很容易就有的。接下来,继续保持每天都有这样的时间,并且要提高效率。在有稳定的个人时间之后,再试图去延长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很多人一辈子很努力,终其一生,碌碌无为,郁郁而终,不是努力问题,而是方向不对。如果方向选择不好,即使再努力也不会成...
    偏爱榴莲阅读 3,777评论 1 3
  • 天无绝人之路。经过潜心研究,一对名为希思兄弟的美国心理学家终于发现了战胜四大魔兽的四大神器——四步决断法。攀登高峰...
    徐小谷阅读 3,038评论 0 3
  • 写在前面的话,短短的21天伴随一段距离上下班来回4小时车程短暂的工作经历一同落下帷幕,小伙伴开阔的思维,帮助...
    坤坤328阅读 2,532评论 0 2
  • 我给小郭拿了几本小小姐,她给我拿了三本胡小闹日记,刚把书拿回来,闺女就读了半本,过一会闺女捏住书的几页说:“妈妈快...
    珍惜_9388阅读 936评论 0 0
  • 这次回家十天,29号到家,休息到1号,从2号开始写论文什么的。用家里的高分辨屏幕工作真是超爽,论文可以一屏显示...
    lxt阅读 1,65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