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了上次考教资前非常夸张的焦虑表现后,我发现我的焦虑根源于对结果的过分在意和没有完成最低既定目标的失控感,仿佛我有任何一门不合格都等同于彻底失败,没完成目标我就不能上考场了一样,我在无法控制的结果上浪费了太多情绪和时间,忽略了可以通过重复、雕刻进而获得更好结果可能性的过程。
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不时刻焦虑结果,只是去做,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复盘,转换心态,只需要给予自己源源不断的肯定和积极的暗示,而不是一边怀疑一边对抗,一定是更好的状态。
就以学习为例,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考虑的是出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怎样才能记牢需要记忆的内容、如何高效复盘等等,而不是学不完了怎么办、得不到理想的结果怎么办、成绩没有别人好怎么办这类无法掌控且思考也无意义的问题。不在意是否完美,是否掌握了每一个细节的知识点和联结,只是去做,做起来全是答案。
有刷到过这么一句话:“金钱流向了不缺钱的人,爱流向了不缺爱的人”,有时候越是执念更多的金钱,越是缺爱想从别人那里索取爱,越是事与愿违。我自己是一个妥妥的“恋爱脑”,虽说不至于无脑为另一半付出,但是在相处过程中逐渐迷失自我,影响自己的正事,是会经常发生的事。以感情为例,我发现被自己冠之失败头衔的感情经历,无论有没有进入谈恋爱这一步,大都是高开低走,刚开始我还有残存的理智,而且有饱满的热情,我的情绪也还不会被对方牵着走,于是我魅力四射,但是逐渐地我开始用力地展示自己,想着把最好的自己展示给对方,就好像我手上拿着大小王,对方下了一张三我就急匆匆地把手里最大的牌甩了出去,那剩下的呢,我没有办法永远保持与刚开始差不多的外部状态和稳定的情绪状态,我也无法阻止自己的缺点日渐显露,于是我一边担心对方会不会因为我的某一个缺点不喜欢我了,一边一头陷入对对方的依赖中,有时候会遇到不真诚的人,我在他们的忽冷忽热和已读不回中一次次破碎重建,流着泪做心理建设,反复循环严重内耗。
我这样的行为,有几个原因,一是太在意结果,生怕对方的某一个表现,会导致消极的结果,但是其实有时候没回消息可能是忘了,也可能是很忙,而不是不喜欢了;二是还没有做到真正爱自己,我非常在意别人的回复,归根结底是需要关注和爱,但是爱不应向外索取,需要的爱可以由自己给予,关心、梳理和安抚自己的情绪;三是我很容易把别人排在自己的前面,比如和对方约定的事跟自己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事冲突时,我都会下意识把自己的事推后,优先考虑别人,当对方做出与我不同的选择时,心里的天平就会开始失衡,可是对方也没有要求我委屈自己。
昨晚又因为回复消息与否闷闷不乐时,看到了一句话:“期待是一种冷暴力,是让他顺从你的意志”,醍醐灌顶,分享与被分享是需要分离开的课题,我分享与否是我的事,那对方回复与否是对方的选择,我只需要考虑我想不想分享就足够了,别人的课题不予干涉,也不试图控制。
无为的心态也是一种向前看、放过自己的状态。不作为,对客观的、突发的、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减少执念,接受然后move on,因为有些事情就是再难过,再不舍也没法改变和左右的,既然如此沉浸在里面就是自己困住自己。
无为则无所不为,知行合一,永远向前看,我会继续勇敢,我也可以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