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关于西方思想的探索之旅:在“什么”与“为什么”的答案之间,寻找人生的意义,探索自由与公平的价值,人类文明的复杂冲突与未来的趋势……在古今中外间,古代人与现代人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审视西方现代思想的发展史,讲述各位大家们的现代思想故事,解剖他们的思想精髓。
古今中外
中国史学家司马迁表明自己写《史记》的目的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探究天与人之间的关系,认清从古到今的历史变化。
天地万物之间,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小到一株花草会因为天气、环境的原因发生着改变,到的来说,从一个国家乃至世界无不发生这改变。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国人的思想也在发生着改变。从母系社会,到男尊女卑,再到妇女能顶半边天,再到现如今的男女平等,都彰显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变化。
过去,我们更重视事物内在的客观价值;
现在,个人主观赋予的价值变得极其重要,有时甚至能压倒其它一切标准。
在历史的不断变迁之中,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古代观念中认定的自然秩序被理性打破,再建立起“理性的新秩序”。而这些无不取决于古今之变的思想动力,一个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另一个是个人主义的转变。简而言之,就是“看待世界”与“看待自己”这两者基本观念的转变。
西方的现代思想
西方现代思想的精髓在于以“问题”为核心,以“人物”为线索,着眼于分析、论断与反思,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塑造了现代社会的行动逻辑,构成了现代世界的复杂性,其突出的特点是格外关注思想观念对于社会实践的塑造作用,强调思想与现实的内在关联。精而简之就是解决人生的难题与社会的困境,帮助我们学习怎么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
在古代与现代的转变历史过程中,启蒙理性主义是推动变革产生的关键思想因素。我们只有
了解思想的现实意义——“思想内在于现实”、“利益并不是物质性的”、“人类行为的复杂动机结构”这三者,才能做到思想观念不脱离社会现实,内在于社会现实。
想则变,变则通,通则优选出更加理性化的方式。说到了西方思想,不得不来说一说德国的
现代主义思想大家——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是标志着西方现代思想“走向成年的里程碑”,他是一位广泛介入公共生活、面向社会和现实的学者,被誉为“公共知识分子”以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为什么马克斯·韦伯的思想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且被誉为现代思想成年的标志?无疑跟他的学术贡献息息相关,他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宗教、政治、哲学、历史,甚至音乐等。在56年的短暂生涯中,提出了“看清现代,真正理解现代社会运作的底层机制”,一个是“反思现代,指出现代性最深层的缺陷”。且马克斯·韦伯的现代性的论述具有其完整性,能深入分辨科学理性能做什么及不能做什么,而且在科学能做到的理性化后或重,阐述其利与弊;另一个就是他对现代理性化的分析,涵盖了人类生活的三种主要关系。
在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祛魅”是人类的梦想时分,用理性的力量驱散了神秘的魅惑,是从古代到现代的一个重大的观念转变;用“诸神之争”比喻着人类价值观之间的冲突,观念之间的碰撞。启示我们需坦然面对遇到的困境,与此共存,这也是智性成熟的标志;并具体
阐述人类的理性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区别。
只有了解了其含义,才能明白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成年”,做到了像马克斯·韦伯所说的思想上“从幼年走向成年”。
刘擎老师说,这样才能“不为简单的利弊所困扰,而是诚实地面对全部的事实”,想了解更多关于西方大家们的思想,就在刘擎老师的《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中,里面涵盖了尼采、弗洛伊德、萨特、路标和阿伦特等19位大家的思想精髓。
跟着刘擎老师来一场西方思想观念的探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