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心理成长

      一个美丽的夏日下午,放学铃刚响过,小云就气呼呼地跑到我的办公室,眼里噙着泪水对我说:“她凭什么这样对我?我以后再也不理她了!”看着小云气得通红的小脸,我心中有些心疼:这么青春的孩子,怎能让怨恨遮掩她美丽的心灵呢?作为老师,我必须帮助她。

      “怎么了?对老师说说!”

      “我对她那么好,每天帮她打水,陪她跑步,她竟然训斥我,说我笨!她不就成绩比我好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小云越说越气愤。

      我明白了。多么稚嫩的心灵啊,别人一句无意的话就能轻而易举的伤害它。

      我问:“你对她好,她就必须对你好,对吗?”

      “当然啦!”小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我又问她:“也就是说,别人对你好,你就一定会对别人好喽!”

      “嗯......”她的语气有些迟疑,想了想说:“好像也不全是这样。我堂妹对我可好了,但我就是讨厌她,不愿意和她玩儿。”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你对别人好,就要求别人一定要对你好。可是你堂妹对你好,你却讨厌她,这好像有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这是心理学上的“产婆术”,也叫“苏格拉底方法”,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这也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和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道理一样。

      小云蹙起眉头,陷入了沉思。过了好久,她才慢慢地说:“我对别人好,但别人不一定必须对我好,是吗?”

      我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问她:“把一枚硬币抛上天空,落下来会哪面朝上呢?”

      她答:“正面、反面都可能啊!”

      我说:“每一件事,都会有不同的结果,你能像要求硬币必须正面朝上一样,要求事情的结果一定如你所愿吗?”

      她若有所思地摇摇头。

      我说:“你可以把自己的绝对化要求变成希望。这样,当事情不如你所愿时,你最多只是感到失望,而不会怨恨。”

      听了我的话,小云似有所悟,说:“”我明白了,我可以希望她对我好,但我不能要求她必须对我好,对吗?”

      我笑着点点头,接着问她:“你呵斥过她吗?”

      她想了想,不好意思地说:“呵斥过。”

      我问:“你呵斥她,是因为你讨厌她吗?”

      小云赶紧回答:“不是!我是怕她迟到,一再让她快点儿起床,她不听才呵斥她的!我是为她好!”

      我说:“你今天和她好好谈谈,了解清楚她呵斥你的原因和目的,好吗?”

      第二天,小云兴冲冲的来找我:“老师,我们和好了!”

      “哦?这么快?”我故意问她。

      “她是为了让我专心学数学,故意刺激我的。她是为我好!”我问:“通过这件事,你学会了什么呢?”

      她想了想,说:“我知道了,不能要求别人像你想的那样对你,要学会接受事情的不同结果。”

      “还有吗?”我继续问。

      “嗯,要多和别人沟通,才能消除误解。”她认真地说。

      听了她的话,我欣慰地笑了。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有学科专业的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够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用专业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一个偏远的小乡村,在中国,这样的小乡村有很多,背靠着大山,面相着广阔的平原或者小山丘,世世代代依仗着大自然给予...
    妮妮安阅读 1,381评论 0 0
  • 作者:葛冰 贡献者:白羽毛_4695,艾尚伊芙 目 录一、神奇的摄像机(1)二、淡蓝色的影子(6)三、在铜像的阴影...
    bigtrace阅读 8,043评论 7 34
  • 一座岛屿上滴落的一颗水珠,却让大海为之沸腾。而它的本心,无非是懵然无知的滴落而已。 ——和菜头 1. 近日,集结...
    平白书阅读 1,058评论 0 2
  • “通灵剑帝……剑生帝灵……剑乃我灵……我乃剑灵……哈哈哈哈,好!好一个通灵剑帝!” 情万愁大笑道。 “紫帝前辈过奖...
    总有宫女想非礼朕阅读 305评论 2 5
  •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幸福,便是终点。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若流泪,先湿我心。你若未央,安若暖城。你若微笑,日...
    ce92cf73142d阅读 250评论 0 0